为师生提供新的交流渠道
不管是有心栽花还是无心插柳,这些公众号既助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在无形中拉近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距离。在这个交流与分享的平台中,三方共同关注教育,实现教学相长。
小月老师提到,为了更新公众号内容,他需要经常阅读、寻找相关素材,同时思考有没有话题或内容可以“移植”到数学学习中。这就督促他不仅要关注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放宽视野,关注教育和其他专业领域的进展,回过头来看,其实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在撰写文章的时候,他常常会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不适合作为试题在课上讲解,但同样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学生在公众号上看到了题目,有时会在课后和我一起探讨,有时会在公众号上留言交流。”
公众号广泛的传播力,还有另一种奇妙效应。李郦提到,通过公众号,她终于与一些阔别已久的学生“重逢”。而更令她意外的是,她的阅读好习惯也渐渐影响了更多人,“很多素不相识的人来留言、交流”,而班级学生更是受到了激励和鼓舞。(见习记者 朱颖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