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脑”
果真有效吗?
严女士给孩子报的“精英课”刚刚开课,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但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她现在也没有什么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只能试试这种课。
这种课真有那么神奇吗?“我觉得应该有一定效果,或者说对一部分孩子有效果,但不能寄希望太大。”一位刚刚陪孩子上过一次“补脑课”的家长高女士介绍说。
和严女士女儿的情况类似,高女士的儿子也自称“学弱”,高女士不甘心,也是费尽周折,打听到一个可以迅速提升记忆力的“补脑班”,上试听课时,高女士陪听了一次,对“补脑班”怎么提高记忆力有一定的感受。
“虽然这些学习法起了各种各样云里雾里的名字,记忆宫殿法、神奇数字法等等,但我觉得根本就是联想法。比如他们在教八国联军的记忆方法时,把‘俄德法美日奥意英’这8个国家的首字,用谐音连成这样一句话‘饿的话每日熬一鹰’,这样就记住了,而且记得牢。对于记忆一些无规则的词语,如大树,猴子、河水、绳子,他们就让孩子画一幅画,一只猴子在树上玩耍,怕掉进河里,腰上系了一根绳子。”
高女士介绍,老师之所以这样教,给出的理论依据是,我们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负责语言、逻辑思维,右脑负责形象思维,右脑的记忆能力是左脑的100万倍。右脑可以把需要记忆的场景和事物以照相机拍照的形式转化为图像进行记忆。需要再现的时候,保存的图像就会自然浮现于大脑中。因此,记忆图像比记忆文字要快要牢。
高女士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有一定道理,但不能神话。比如对一些“补脑课”宣称的“6分钟内记忆一副洗均的扑克牌,5分钟内记忆100个无规律数字,一天内记忆《三十六计》,并可倒背如流。”她认为短期记忆是可以做到的,但不可能一劳永逸。
除了对这种课的真正效果提出质疑,有家长对师资也有些怀疑。张女士本来也想给孩子报一个类似的“补脑课”。“我还是比较谨慎的,选择的是北三环附近的一个实体课,但我都要交钱了,咨询授课老师时,助教老师就是不提供授课老师的姓名,就说是‘知名记忆大师’胡老师,其他就不告诉了。我就很奇怪,如果是真实的,为什么不能说名字呢?所以,虽然特别想报,但也没敢报。”
记者了解到,对于这种课是否科学,是否有效果,如果评价,目前还没有权威机构的认定。
专家提示
“补脑班”忽悠成分多
北师大心理学院教授 刘翔平
对于社会上各种形形色色的“补脑班”,刘教授认为,多数有夸大其词的成分,家长不能盲目轻信。
刘教授认为这些班,很多都是属于补知识的一些小“花招”,比如那些号称提高记忆力的培训班,会用到谐音法,从脑科学的角度,这是浪费认知资源的,英语的“this is words.”记成“鞋子挨着袜子。”这样,本来是记一句话,变成了记两句。
这样的记忆法本质是他们加工后,给出的了一种路径,有的孩子觉得好玩儿就记住了,貌似记忆力提高了,很有效。其实,它只对片段的、小模块的记忆有一定帮助,但并没有提高逻辑分析能力,也就是说给的还是知识,只不过是加工过的,而不是真正的学习能力的提高。
再比如开发右脑的图片记忆法,经验证明,这种方法对年龄小的幼儿效果比较好,对大一点儿的孩子,特别是初中以上的学生,作用不大,很多孩子对语音记忆法敏感。
为什么这种方法看起来还行呢?因为100个孩子中,总有几个是适合的,他们就拿这些孩子说事儿,实际上,绝大部分孩子是不适合的。那些所谓的“最强大脑”也是一样,人是有个体差异的,自闭症的孩子,可以算出2020年1月1日是星期几,他只是这方面强,其他方面不行。多数孩子没有这个能力,也没必要有这个能力。对这些东西不能“神话”,不能“迷信”。
刘教授指出,真正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还要从提高孩子的读写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上着手,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另外,一个孩子的能力是综合的,包括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等,学习能力只是一方面,家长没必要只盯着这一点不放。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