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围巾蒙在仁多玛上空,一掀开,一切都不一样了。”仁多玛的牧民这样形容村庄的改变。在一个美国女子的带领下,一条围巾把青藏高原上的小村庄与法国时尚T台连在了一起。
诺尔工厂CEO德清和员工进行头脑风暴。采访对象提供
大字不识几个的牧民被派往柬埔寨学习织造手艺。那些曾经捡牛粪、挤羊奶的粗糙的手,如今每年织造出上万条牦牛绒围巾——它们挂上国际知名奢侈品标签,每条价值上千欧元,顺着村里去年才刚硬化的公路,直通巴黎时尚秀场。
订货商从世界各地飞来,拉到多少“洋客人”,成为出租车司机炫耀的资本。就连被酥油茶味道浸泡千百年的村庄,也开始飘出咖啡香。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佐盖多玛乡的仁多玛村,牧民不用为采购日用品花3个多小时往返城乡。这个有着1500多人的青藏高原上的村庄,冒出4家饭馆和10多个商铺。
摇着转经筒的老人谈论着这个美国女子“把恶劣的环境改变了”;往返城乡的货车司机等在工厂门口,只为“远远看一眼美国人”;这里飘着关于她的传说,比如“嫁给了当地藏族人”。
“我们想创造一种产品连接世界,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让创造者为之自豪。”美国女子德清·雅诗整理着手中的十几条围巾。2007年,她的母亲在仁多玛村投资生产牦牛绒围巾,工厂取名“诺乐”,藏语有“牦牛”“财神”之意,德清出任CEO。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