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墙上的砖头取下几块,这样,我床边的墙上就有一个洞,可以更方便地偷听同学们在聊些什么。这些十几岁的孩子,给几乎每个老师都取了外号,根本不像在外面所表现出来的那么尊师。当时我还在读小学,这个洞的存在,让我窥探到初中生活的奥秘。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床上偷看从同学那里借来的《西游记》,繁体竖排,根本看不懂,父亲从外面回来,我顺手把书往洞里一塞,听到啪的一声,书就掉在了隔壁学生宿舍里。第二天去找,当然没了踪影,也没有任何人承认捡到这本书。无力向同学还书的我,苦恼了很长时间。
绝大多数同学,初中毕业后都是回家种地,在初中还能直接考中专摆脱命运的时候,大家还会碰运气,等到中专取消,外出打工又成为趋势的时候,就很少有人愿意读到初中毕业了。我从这里毕业后不久,乡里拨款,学校修起了教学楼,但是同时,却迎来了辍学潮。很多次从学校门口路过,我都没有再进去。对我来说,这不但是一段旧时光,也是一个旧世界。这两年,不断有人给我谈起这位殉职校长的故事,我才发现,过去十年,这所学校竟然发生了巨变,成为一个名校了。
这个镇上发生的事情,和县城惊人地相似:在县城,崛起了一个著名高中,一年有三四十人考上北大清华,而在这个乡镇初中,每年也会有不少人考上著名高中。乡镇仍然闭塞,是全县最落后的乡,但是或许正是这“最落后”才是创造奇迹的源泉。这些刻苦攻读的孩子,和20多年前的我,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也做着同样的梦。有些老师,就是我当年的同学。(张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