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受访者觉得家长对孩子进行培养时应参考孩子天赋特质
家长对孩子要求和期望高,61.7%的受访者认为这体现了家长自己的心愿寄托,57.8%的受访者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但也有45.9%的受访者认为是社会压力的体现。
胡杰认为,对孩子有要求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是父母爱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当然会很失望,希望他们改正或努力”。
付雯雯觉得,家长对孩子有期望是负责任的表现,“如果希望孩子以后能有一个好的人生,很多东西都是要从小锻炼和培养的”。
“目前的教育资源不太平衡,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比如附近没有什么好的学校,导致很多的家长在孩子上学方面很焦虑。要进好的学校,就不得不让孩子变得更优秀,这是竞争激烈导致的。”沈奕裴说。
对于孩子的培养,家长看重哪些方面?受访者表示是:是否活泼有趣(54.5%)、品性良好(54.4%)、性格阳光(54.4%)和身体素质好(51.3%)等。
林奕觉得,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健康尤为重要,能力和技能也要有所发展,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和别人友好相处。
胡杰认为,孩子的成长中,重要的是要开心,品性好,性格阳光,身体健康,“当然能力也很重要,不必什么都学,但是一定要有所长。做一件事就要把一件事做好,不能半途而废”。
“孩子首先要身体好,品德好,心理健康,有一些性格上的优点。我家孩子比较善解人意,能体谅人,我觉得很欣慰。其次,不要埋没孩子的天赋,小孩子是有一些懒惰的,所以需要家长去帮忙,也不说非要强制,可以用激励的方式。”付雯雯说。
调查中,62.7%的受访者觉得家长对孩子进行培养时应参考孩子的天赋特质,60.0%的受访者认为应参考社会竞争的标准。
沈奕裴指出,如果家长在育儿方面表现得过于焦虑,首先,孩子的自我可能因此被破坏掉,以后容易变得缺乏自主意识。其次,亲子关系也会因此受影响。另外,家长育儿焦虑现象可以用“剧场理论”分析,这一理论指,剧场中前面一部分的人站起来看电影,后面的人就不得不站起来。如果一部分家长在育儿方面过于焦虑,某种意义上,会使得其他的家长也非常焦虑,整个氛围就变得不好,整个社会都比较焦虑。“家长在育儿方面要学习,但应尽量少看朋友圈那些不正确的育儿理论”。
受访者中,00后占0.6%,90后占21.6%,80后占60.2%,70后占13.0%。受访者学历方面,硕士及以上的占6.6%,大学本科的占82.3%,高中的占10.2%。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李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