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专题 > 专题新闻 > 正文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大型网络传播活动走进肇兴侗寨

来源:人民网 2017-09-18 17:01 http://www.mnw.cn/

  17日下午,“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大型网络传播活动记者团来到了黎平县肇兴侗寨。黎平县隶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有“侗乡之都”的美称。目前,全具共有1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侗族大歌、侗戏、“月也”、侗族琵琶歌、祭萨侗族款约、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服饰。

  肇兴侗寨位于黎平县东南部,居民1000余户,60000多人,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被誉为“鼓楼之乡”。

  在肇兴侗寨,记者欣赏到了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品仙女士向记者介绍:“侗族大歌发展到现在有所变化,以前的曲子我们一唱就是一两个小时,但是现在搬上舞台以后就要缩短,词改变一下,比如歌颂新时代的内容添加进来。”

  在吴女士看来,这些年政府对侗族大歌的保护和推广力度很大,不仅把它搬上了舞台,更把它送进了小学的音乐课堂。但是,作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传承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原因,主要是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传播方式主要是口口相传。目前,自己的寨子里的年轻人普遍忙于生计,合唱队成员最小的也已经三十多岁了。在学校里,中学以后也没有相关的音乐课。

  “我的脑子里能唱一两个小时的侗族大歌歌词大概有二三百首,主要内容是讲侗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但是如果它们不能传下去这些内容可能也就失传了。我的学生现在也有一些,其实学习起来比我们那会方便多了,比如现在有手机,录个音就可以反复听,所以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学”,吴女士如是说。(记者 董子龙)

责任编辑:连培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今天(7月4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目前油价
  • 钦州通报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哈马斯:内部磋商结束后将就加沙停火提议作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国民党7月5日首场反罢大型造势活动,邀黄 今年前5个月 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 诏安官陂:整治电动车违规加装遮阳伞,守 乐峰百亩“黄金笋”迎来采收季 平和县大溪司法所法治护航 绘就大溪全域 南洪路一右转车道实现“机非分离” “剪”证初心 “发”现真情——平和大溪 南安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