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党中央正在组织起草“十五五”规划建议。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上世纪80年代,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历时一年半,牵头组织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厦门发展战略》),成为我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一部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30多年来,厦门接续奋斗,将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厦门发展战略》成功实践所带来的诸多启示,对我们编制“十五五”规划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厦门发展战略”启示》,7月3日播出第一集《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前不久,一条直航南美洲的线路在厦门港开通,将福建至南美西岸的航运时间缩短约五分之一。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今年前五个月,厦门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490万标箱。
厦门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1985年6月,习近平同志赴厦门履新,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这一年,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从原来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131平方公里,并逐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1986年,习近平同志牵头成立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办公室。在动员部署会上,他指出,我们从事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有长远考虑,统筹全局,不能只顾眼前,临事应付,那样会事倍功半,甚至会迷失方向,把握不住全局的主动权。而要把握住全局,找准战略定位是关键。
当时,习近平同志敏锐地捕捉到,世界经济重心会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厦门历史上就是太平洋西岸很重要的港口,厦门的发展就要和当前的这个经济发展趋势契合起来,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和制定战略。1987年,他带课题组到新加坡考察自由港建设,学习经验,为厦门发展找定位、找坐标。
定位明晰了,内容如何制定呢?习近平同志提出,先调研,后决策。他多次带队请教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带领十几家单位的100多名工作人员,围绕厦门战略重点、产业结构等方面,展开调研。
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习近平同志还安排有关方面在《厦门日报》发起了《二〇〇〇年——我心目中的厦门》征文活动,引发了全市大讨论。市民周定成提出的“把厦门建设成为海洋旅游胜地”等建议就在其中。
经过反复论证,历时一年半,《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出炉。《厦门发展战略》共20余万字,分21个专题,成为我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一部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谋定而后动。30多年来,厦门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把《厦门发展战略》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如今,海风海浪依旧,厦门已旧貌换新颜。2024年,厦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589亿元,是1985年的468倍,拥有了平板显示、机械装备、金融服务等10个超千亿元规模产业集群,商贸物流产业规模超万亿元;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逐步形成了涵盖经济特区、保税区、保税港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金砖创新基地等载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经济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