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沧上学的小茹(化名)抽中一部智能手机,拿回家却被家人误认成偷来的。被家人责骂的小茹负气离家出走,幸好被好心人收留,不仅改名字,还直呼好心人爸妈。
家人后悔莫及,找不到孙女的奶奶几次哭晕。失踪21天后,小茹在岛内被表姑偶遇,终于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离家出走】
女孩被家人误解受委屈
上小学六年级的小茹上个月参加一个抽奖活动,获得了一部智能手机。然而,当小茹把手机带回家时,小茹的奶奶和父母均对“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持怀疑态度。
在家人的不断逼问下,小茹终于改口称这部手机是找同学借的。家人又追问是哪个同学时,小茹答不出来,最后还是免不了家人一顿批评教育。
几天后,闷闷不乐的小茹仅带着一张公交卡负气出走。家人万分着急,立即发动亲戚朋友四处寻找。
一天、两天、三天……一点消息都没有。小茹离家出走时只带了一张公交卡,她有地方睡吗?有东西吃吗?从小把小茹带大的奶奶几乎以泪洗面。
在小茹失踪的第21天,小茹的表姑下班回家时,在火车站附近偶然遇见了小茹。表姑立刻报警,小茹这才安全地回到家里。
【幸遇帮助】
不肯回家,打算留在好心人家里
心急如焚的家人,看到平安回家的小茹甚是欣喜。但他们很快发现小茹闷闷不乐,情绪不稳定。
经了解,小茹离家出走后,身无分文,幸亏被好心人收留。好心人把小茹带回家,为她梳妆打扮后准备送小茹回家。但小茹执意不肯回家,打算留在好心人的家里。
很快,小茹不仅和好心人一家打成一片,甚至改名叫“当当”,直呼好心人“爸爸”和“妈妈”。沉浸在“幸福”中的小茹突然又被带回家,显得格外不开心。
最后,好心人得知小茹的具体遭遇后,表示愿认小茹做干女儿。小茹一家也和好心人一家互相串门问候。小茹在心理咨询师的辅导下,也渐渐开朗起来。她得知奶奶哭晕的事,更是抱着奶奶认错。
小茹的奶奶告诉记者,他们一家的教育方式的确存在不妥之处。经证实,小茹的手机确实是通过抽奖活动得到的,家人以后会更注重与小茹的沟通交流。他们一家都很感谢好心人的帮助。
【专家说法】
13岁左右的孩子
最容易离家出走
厦门市怀众心理咨询中心的二级咨询师付衍清:1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发育期,自尊心正在形成。也就是初二年级前后,是离家出走的高发年龄段。
有些家长在教育方式上存在很大的误区。家长应该注重青春期孩子的感受,听听孩子说的话,多理解孩子做的事。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