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声音
自贸区要配有创新机制
王勇(厦大台湾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厦门独特的侨乡经济、对东南亚华人聚集区的向心力、对台五缘特色及在立法上的自主权,使得厦门自贸区在经济和政治双重属性上具有特别优势。
而在打造自贸区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自身特色的发挥和优势的强化。例如,要继续以厦门为中心,做大做强两岸区域经济,提升厦门自贸区成为两岸的经贸腹地,以此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活力。
对于厦门自贸区申报,我有三点建议:1.随着厦门自贸区的推进,政府的职能必须转变,减少外企落户审批程序,要从管理本地企业的观念转向为外商提供便捷服务;2.改善目前的投资环境,严格实行准入机制;3.创新经济体制、更新管理观念,推动厦门以金融服务业、港口物流业以及旅游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使这些软件与设立厦门自贸区的理念相匹配和适应。这某种程度上,比政策优惠来得重要。
自贸区可提升厦门分量
沈秋明(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如果自贸试验区顺利获批,其对拓展厦门经济腹地,连接与台湾等地的交流合作,对厦门乃至福建经济自由空间的拓展都大有裨益,也能让区域经济的活跃度和可持续性得到强化。
厦门将迎来史无前例的新机遇,也将彻底带动城市经济模式、产业结构的转型。整个厦门市在东部沿海的经济格局和分量都将上升一个档次。
两大猜想
厦门自贸区可能有多大?
上海自贸区,最终涵盖4个地点: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合计28.78平方公里。
若厦门正式申报,自贸区范围会有多大?
厦门现有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象屿保税区、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厦门出口加工区、象屿保税物流园区、海沧保税港区、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及航空港,俗称“六区一港”。
复制“上海经验”,厦门可将这几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成中国(厦门)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一条比较成熟的路子。
不过,还有人提出了更为大胆的思路。
据台湾经济研究院顾问黄崇哲透露,台湾“行政院”在今年3月底提出的“六海一空一农技”的“自由经济示范区”,就是希望借由物流、人流、金流、信息流及知识流的法规松绑,将自由贸易的范围扩大到全台湾,将台湾打造成为“自由贸易岛”。
而台湾这个“自由贸易岛”,看中的正是大陆广大的腹地,他们希望利用这潭活水促进台湾经济转型,借“两岸共同市场”把台湾发展成为“亚洲门户”和“全球运筹中心”。
面对台湾如此“野心”,如果厦门仅推出“六区一港”进行对接,恐怕很难满足其胃口。
所以,有人提出,厦门不如先走一步,大胆改革,跳过中国(厦门)自由贸易试验区阶段,直接建成“厦门自由贸易岛”,整合周边卫星城市的产业,以增加对台湾的磁吸效应。
厦门自贸区可能叫啥名?
上海自贸区经反复酝酿,最终被冠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个名字。厦门自贸区若正式申报,它的名字可能叫啥?
一位参与相关方案探讨的有关人士透露,由于“对台”合作是厦门的独特优势与重要使命,所以,从目前种种探讨来看,“对台自由贸易区”是其中可能的一大选项。(记者 易福进 骆余民 温航 林靖东 燕子)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