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公安局领导做客厦门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栏目,详细解读了无人机飞行规范、部门协作机制及“黑飞”法律后果,为市民合法合规使用无人机提供清晰指引。
据介绍,市民购买无人机后,需通过中国民用航空局统一平台(https://uas.caac.gov.cn)完成实名登记,转让或丢失时需及时注销。在学校、幼儿园、医院、车站、客运码头、商场等公众聚集、人员密集场所及大型活动现场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拥有者或者驾驶员应当在飞行的24小时前通过“厦门百姓”小程序报告起飞位置和飞行范围。无人机需在划定的适飞空域内飞行,适飞范围可通过实名登记平台查询。
值得注意的是,“黑飞”及相关违法行为将面临严厉惩处。2023年12月,市民李某操控无人机非法拍摄军事雷达设施,因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有期徒刑十个月;若“黑飞”导致航班延误、人员伤亡,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判处死刑;此外,提供“穿云服务”“极限借高”等“黑话”无人机破解服务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海西晨报记者 张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