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也是秋季第二个节气。从字面看,这个节气是离开暑热的意思,但在副热带高压这个大火炉作用下,鹭岛气温仍将偏高。气象部门预测,今起三天,我市暑气蒸腾,不过明后天受热带低值系统外围环流影响,会有雷阵雨,市民注意防范。
昨天烈日当空,厦门本站最高气温达34℃,比前天高了2.5℃,岛外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都超过35℃高温线,海沧大坑内水库甚至飙到37.6℃。
今天,厦门维持晴热天气,紫外线强烈,城区最高气温34℃,部分镇街又会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市民要尽量避免午间户外活动,室外作业人员要加强防晒,以免中暑。
明后天,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城区气温32℃~33℃,夜晨最低气温大概26℃。需要注意的是,热带低值系统外围环流输送来水汽,会造成雷阵雨,市民备好雨具。预计,大后天开始,我市将迎来稳定晴好天气,气温居高不下。(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林敏丹)
台风讯息
第13号台风“剑鱼”或将诞生
鹭岛火热,洋面上同样热闹。第12号台风“玲玲”前天夜间停编,昨天上午,菲律宾吕宋岛东部近海又一个“准台风”热带低压诞生。预计,该“准台风”将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朝西偏北方向移动,横穿吕宋岛,然后进入南海东部海域,强度逐渐加强,可能发展加强为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
气象专家介绍,目前,在该“准台风”前进方向区域里,海温在29℃~30℃,高空风切变也较小,这都是利于低压后期加强的因素。从路径来看,其位于副热带高压南侧,受偏东气流引导,因此将较为稳定地向西行进,未来将趋向海南岛南部,不排除24日夜间在海南岛南部沿海擦过或登陆。不过,由于时效尚远,未来预报仍将调整。
【分析】
处暑前后 秋凉难现
今天是处暑,“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不过,对厦门来说,这个节气几乎从没有按它字面上的意思履行过职责,相反倒常常成为暑热的狂欢日,在民间留下“立秋处暑,热死老鼠”“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谚语。按照规定,7月至9月是厦门的夏季(台风季)。
处暑与小寒、大寒、小暑、大暑等节气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冷暖的节气。处暑对闽南农民来说很重要,闽南民谚有“处暑不觉热,水果免想结”“处暑有下雨,中稻粒粒米”说法。专家提醒,处暑前后,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不亚于炎夏,空气中仍夹杂着暑湿之气,所以仍要注意防范暑热、潮湿,饮食以清淡为宜。(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