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顾名思义,这个节气标志着秋季开始。不过,气象部门预测,今天厦门半点秋意都没有,暑气反倒更盛,部分镇街进入“烧烤模式”,明后天气温更高,紫外线强度较强,请市民注意防暑降温,尽量避免午间户外活动,室外作业人员加强防晒,及时补充水分,避免中暑。
昨天上午,天公还阴沉着脸,局部出现小阵雨。随着“火神”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午后久违的日头露面,气温迅速回升,市气象台本站最高气温31.7℃,比前天高了3.8℃。全市122个气象站最高气温超30℃,与前天仅有1个气象站最高气温超30℃形成鲜明对比。集美区东安BRT气象站最高气温更是逼近35℃高温线。
今天,副热带高压掌控鹭岛,“雨神”远离,我市以多云到晴的天气为主,城区最高气温33℃左右,夜晨最低气温26℃左右。
明后天我市更加暑气蒸腾,预计城区最高气温34℃,部分镇街会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城区夜晨最低气温26℃。
(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林敏丹)
同步
北方民谚“把扇丢”
闽南天气“正当暑”
民谚说“立秋之日凉风至”“立了秋,把扇丢”,但是这些北方民谚与闽南天气不太相干。常年来看,8月是厦门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之一。眼下还处于三伏天的中伏,未来一段时间,酷暑还是天气主旋律。因此,闽南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谚语。
专家表示,虽然有秋后进补之说,但立秋之后还不适合大补。人们在夏季常因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现象,加上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还较高,空气湿度较大,人们常感到闷热潮湿。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立秋前后进补宜清补,不宜过于滋腻。
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