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宽敞
C919经济舱三联座中间座位,比两边宽1.5厘米,“中间座最宽”的人性化设计,用“一指宽度”让旅客多一分舒适。
常态化
昨日起,C919在厦沪快线常态化执飞,每日往返一班。去程,7时50分从上海虹桥起飞,9时55分抵达厦门;回程,10时55分从厦门起飞,12时55分抵达上海虹桥。
昨日上午9时19分,东航MU5247航班搭载着148名旅客顺利抵达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该航线由C919执飞,标志着厦门首条由国产大飞机商业运营的航线——上海虹桥-厦门高崎往返直飞航线正式开通。
飞机空间大 座椅也舒适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新一代单通道干线客机。作为首款“国产大飞机”,C919首航经济特区,自然吸引了厦门市民的广泛关注——有的人提早一小时抵达机场周边架好机位,只为记录这个历史性瞬间;还有人提前一天到达上海,再赶昨天一早这班“早班机”,专程体验国产大飞机航线首航厦门。
“这趟空中旅程真的很不一样。飞机的空间大,座椅也舒适,我和妈妈并排坐都不觉得拥挤。” “更宽敞”是C919留给厦门旅客陈一最深刻的印象。这种对旅客乘机体验上的优化,源于国产大飞机在客舱设计上的巧思:国际主要窄体机型的经济舱中,每排2组3联座椅的中间座位,空间较局促。而C919经济舱三联座中间座位比两边宽1.5厘米,“中间座最宽”的人性化设计,用“一指宽度”让旅客多一分舒适。
据悉,C919采用了两舱布局,包括8个公务舱和156个经济舱,共计164座。“本次航班共有148名旅客乘机,首航上座率超过90%,足可见大家对国产飞机的青睐。”首航航班客舱经理毛文婷向记者分享了她的首航见闻:航程中,乘务组邀请旅客在飞行日志上写下自己的乘机体验,50余人踊跃报名,其中,“自豪”和“骄傲”是大家的高频词。
抵达厦门完成整备,C919将踏上返程飞往上海。登机前,旅客朱晨拿起了机场分发的首航登机牌,将其与手中的五星红旗同框拍摄,用镜头记录下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常态化执飞 每日往返一班
根据运营计划,昨日起,国产大飞机C919在厦沪快线常态化执飞,每日往返一班。去程航班号MU5247,7时50分从上海虹桥起飞,9时55分抵达厦门;回程航班号MU5248,10时55分从厦门起飞,12时55分抵达上海虹桥。这一时刻编排可以充分满足商务旅客当日往返需求,显著提升两地通行效率。
元翔机务工程有限公司维修二部副经理刘骁介绍,为保障C919在厦常态化运营,厦门机场已提前展开布局:“经过多轮次系统性评估与规划,如今,C919在厦门机场拥有了专属停机位,其行李提取转盘、值机柜台以及登机口等配套设施也得到统一完善,加快了国产大飞机融入厦沪快线的步伐。”
据悉,目前厦沪快线航班量平均每日有10班(往返),最早7时左右从上海起飞,最晚次日0时许抵达厦门,基本实现了正常运营时段全覆盖,为两地旅客带来“随时到机场、随时有航班”的出行体验。
东航厦门分公司副总经理高思文表示,随着C919的投入,厦沪快线的旅客承载力将进一步增强,成为端午假期出行高峰的重要运力补充。
(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张磊 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