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闽南传统消夏的时令水果杨梅开始成熟了,许多市民到水果店买杨梅尝鲜。记者从厦门市场了解到,目前杨梅如约上市,货源主要来自龙海,少量来自厦门本地。记者还了解到,今年杨梅价格平平,优等果零售价每公斤为二十多元,二等果每公斤十四五元。
东宫杨美好采摘园杨梅开始采摘了。
价格如何?
较去年降了一至三成 线下比线上还便宜
记者来到厦门的一家水果连锁店,只见货架上已摆放一盒盒经过包装的杨梅,果子黑红黑红的。售货员介绍,杨梅来自龙海浮宫。个头大些的“东魁”杨梅,直径3厘米以上,目前算是优等果,价格每公斤28元。而个头较小的是“软丝”“硬丝”“安海”等品种的杨梅,直径2厘米左右,属于二等果,每公斤价格15元。记者走访了几家超市和一些散摊,那里出售的杨梅价格也差不多。
而在线上渠道,杨梅的销售价格略高些,原因是多了保鲜环节和运输费。在朴朴超市,“浮宫杨梅”400克/份,售价14.32元;硬丝杨梅250克/份,售价11.9元。在百果园的线上超市平台,价格也略高些。
“‘东魁’杨梅价格跟去年比几乎降了30%,其他的如‘软丝’‘硬丝’杨梅降价也在10%~20%”。一名售货员说。今年杨梅比去年同期价格降了些,原因可能是今年杨梅入市晚,错过了“五一”黄金周。而龙海浮宫一个大宗杨梅收购商分析说,今年杨梅价格略降,一方面是受到荔枝降价的冲击,即杨梅成熟期碰到荔枝大幅度降价期;另一方面,云南杨梅在五一前就成熟并出售了,已在今年的杨梅消费市场“拔得头筹”。
产量如何?
今年“大年”挂果率高 成熟较晚刚进入量产期
昨日,记者来到海沧青礁慈济祖宫后面的东宫杨美好采摘园。沿途碰到许多开车前来自助采摘的市民游客。记者站在果园一处制高点,放眼望去,山坡上都是郁郁葱葱的杨梅树,枝头挂满颗颗红润饱满的果子。杨梅园面积约100亩,有“软丝”“硬丝”“东魁”等品种,现摘现吃显得香气更足,味道更美。果农江清松告诉记者,今年杨梅算是丰收年,是“大年”。因为气候好,杨梅挂果率高,果实品质也不错,收成会比往年好,产量可达60吨。然而今年杨梅成熟期比去年晚了半个月,稍微影响了价格。近几天,由于天气好,气温越来越高,杨梅成熟更快,开始量产了。
记者从厦门岛外各区了解到,厦门杨梅规模种植较少,海沧区除了东宫杨美好采摘园,还有石塘村、霞阳社区两个采摘园,三个果园种植面积共400余亩。集美灌口东辉村种植杨梅150亩,主要集中在东辉益庄农场。而同安、翔安目前只有零散种植。集美等地的杨梅也都有较高挂果率。
记者还从杨梅主产区龙海了解到,规模化种植杨梅的浮宫、海澄、东泗、港尾等地,也将迎来丰收年。龙海杨梅拥有十来个品种,今年5月中旬开始进入量产期,至5月底和6月份就进入丰产期。全区杨梅种植面积达6.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5.8万亩,产量6.7万吨。记者还从漳州港了解到,当地种植杨梅2万亩,品种和采摘期与龙海相似。
链接
保质促销有高招
杨梅“住”进大棚
对于今年杨梅销售出现的问题,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各自支招。东宫杨美好采摘园果农江清松告诉记者,杨梅出售渠道多样,有批发给收购商的,有做“微商”的,也有搞自助采摘的。昨日,果园就接待了100多名自摘客,每人交70元,可采摘2.5公斤。如果在天气好的双休假日,一天可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龙海浮宫娘仔妈杨梅果园的相关负责人吴小香也表示已陆续接到不少订单。
对于杨梅收成期太短、“靠天吃饭”的问题,龙海将依靠科技赋能解决。在龙海浮宫的杨梅科技小院示范基地,这里的杨梅“住”进大棚,里面配备了智能化环境控制系统、精准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通过设置大棚技术,杨梅对天气的依赖性就不会那么强,可以延长成熟期,还能减少农药的使用,杨梅品质更安全,甜度能够提升20%甚至30%。”这里的负责人李亚说。以前遇到极端天气,一夜之间杨梅果农一年的辛苦就化为乌有。如今通过科技赋能,在显著提升种植效益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该“小院”已起到示范效应,周边果农都来参观学习。
文/图 记者 黄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