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激发消费活力、挖掘消费潜力,成为各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课题。
近年来,三明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决策部署,立足本地特色,通过以旧换新促消费、文旅消费深度融合、赛事活动拉动经济等多项举措,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以旧换新
政策红利点燃“焕新”热潮
八月的三明,骄阳似火,街头巷尾涌动的“焕新”热浪比天气更显炙热。家电卖场的促销海报、汽车4S店的宣传展架、社区市集的醒目横幅……“国补”“以旧换新”的字样随处可见,成为这座城市消费市场最亮眼的注脚。
今年以来,我市抢抓政策机遇,全面重启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围绕汽车、家电、家装、3C产品、电动自行车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通过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的双向奔赴,让惠民举措真正落地生根,构建起“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的良性循环,消费市场焕新升级的态势日益显著。
这场消费升级的浪潮中,惠民与利企的双赢局面正在生动上演。“旧车报废更新补2万元、厂家补1万元、门店再优惠8000元,6万多元开走新车!”8月17日,三元区比亚迪4S店内,市民张凌出的惊喜购车经历,生动诠释了政策红利释放带给市民“真金白银”的实惠。
“这一政策不仅让消费者得到实惠,也给我们商家带来了更多的生机。”苏宁易购总经理陈涛表示,“自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门店的客流量大幅增加。与往年同期相比,销售额增长了30%左右,含以旧换新补贴的订单占比高达90%。”
为让更多市民享受到政策红利,我市持续推动以旧换新加力扩围。4月22日,家电以旧换新补贴首次扩围后,目前已有33类家电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家装厨卫“焕新”补贴更是历经两次扩围,新增门、窗、智能影音等16类产品,使补贴覆盖品类扩展至46类,从大家电到小物件,从硬装材料到智能家居,全方位满足市民的焕新需求。
政策的温度,更体现在服务的便捷度上。针对电动自行车换购需求,我市创新推出“线上领券、线下立减”模式,市民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手机锁定优惠,到店消费时直接抵扣,将原本需要多环节审核的流程压缩50%。
数据是最好的见证者。截至8月12日,全市商务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已使用补贴金额3.19亿元,资金使用率达145.2%,直接带动消费金额20.6亿元。从智能家电走进寻常百姓家,到新能源汽车成为出行新选择,以旧换新正以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效,让三明的消费市场焕发着持久活力。
文旅融合
特色体验撬动消费潜力
“这里比市区凉快多了,孩子们还能玩水,特别适合暑期避暑。”8月16日,泰宁九龙潭景区内,来自福州的李梓萱一家乘坐竹筏穿行在丹霞地貌间,尽享夏日清凉。
三明,风光秀美,人文荟萃。近年来,我市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创新业态模式、优化服务体验,推动文旅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今年暑期,我市依托“中国绿都”的生态优势,围绕“研学潮玩、亲子趣游、赛事狂欢、康养慢游”四大板块,为游客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夏日之旅。
发布“林距离绿都行”周末“趣”疗养政策,为全省工会会员周末个人、家庭游推出疗休养房价6.2折等专属福利;举办“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暑期大学生实践活动,18条精品线路、26条研学优惠措施保证让大家收获满满;推出沙县小吃DIY、清流豆腐皮制作、泰宁棕编技艺体验等39个体验项目,让孩子们能充分感受非遗魅力;推出门票减免等12条专属优惠措施,上线“四季三餐慕‘明’而来”小红书美食地图,欢迎游客来三明看赛事、品美食、游美景;举办第四届海峡两岸(万寿岩)科技周、建宁“为‘荷’而来”嘉年华、清流首届台湾美食节暨群星演唱会等文旅活动……一个个特色文旅产品,持续点燃消费热情。
在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方面,我市印发《三明市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工作方案》,围绕“六个化”,推进旅游信息、交通、宣传、服务、产品、监管等六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文旅服务品质提升工作,用优质服务为游客“保驾护航”,不断提升市民游客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一系列举措下,全市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3238.92万人次,旅游总花费269.39亿元,分别比增12.0%、14.5%。七月以来,泰宁县迎来暑期旅游高峰,主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呈两位数增长。其中,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暑期旅游接待人数同比去年增长近20%,并上榜全国景区TOP100日榜。
赛事引流
“体育+”模式拓展消费场景
7月26日至27日,2025年中国城市青少年击剑公开赛暨福建省少儿击剑俱乐部分站赛(第二站)在泰宁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900余名青少年选手参赛。
除了紧张的赛场角逐,泰宁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参赛选手与家属策划了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夜色中的泰宁古城文化展演上,梅林戏、傩舞等非遗项目轮番上演,让选手们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泰宁晚茶品鉴活动邀请大家品味当地特色茶点,沉浸式体验闽西北饮食文化;非遗博览苑、尚书第等文化地标特别开放深度探访路线,使小剑客们在剑影之外,得以与古城的历史肌理“对话”,领略泰宁作为“中国丹霞故事开始的地方”的独特底蕴。
本次赛事是我市践行“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持续探索“赛事引流、文旅赋能”模式,通过举办全国性体育赛事,让游客在运动中感受三明山水的自然之美,在旅游中体验竞技运动的乐趣,同时以体育赛事为纽带,推动文旅资源与运动场景深度融合,打造“运动+文化+旅游”的特色发展名片。
“跟着体育赛事去旅游”的优惠措施,让文旅体验与运动激情相得益彰。今年暑期,全市近40场体育赛事接连上演,涵盖羽毛球、马拉松、骑行等多个项目,每场都吸引了不少游客专程参与。赛事期间,运动员凭参赛证可享泰宁大金湖、将乐玉华洞等景区门票2.5折优惠,随行家属3人内享5折,裁判员和教练员凭赛事证明可免票入园;沙县小吃文化城也对参赛人员推出8折品尝优惠,让大家在观赛之余,实惠体验“国民小吃”的魅力。
这一模式还将在2026年升级——第十八届福建省运动会将于明年10月在三明举办,这是我市首次承办全省最高规格综合性体育盛会,预计参赛规模超2万人,辐射观众数百万人。我市将以此省运会为契机,持续推出文体旅系列活动,不断升级现有优惠,让省运会参与者能更畅快地体验三明山水与美食。
夜幕降临,三明这座“绿都”依旧活力涌动——商场里,消费者手持“焕新”补贴选购心仪商品;景区内,游客们伴着星光体验音乐魅力;运动场上,健儿们的汗水折射出城市的蓬勃朝气。从政策红利的精准滴灌,到文旅融合的深度破圈,再到赛事经济的强势引流,三明正以多元消费场景串联起经济发展的强劲脉搏。
全媒体记者 丁楚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