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自贸片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实施一周年

来源:厦门日报 2020-12-21 09:41 http://www.mnw.cn/

  “照”和“证”就像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照”是指营业执照,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钥匙;“证”指不同行业的“许可证”,是打开行业准入的“小门”的钥匙。

  去年12月,厦门自贸片区启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制定改革方案,明确43个承办部门职责分工,对改革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宽进严管,让企业进得了“市场的门”,也能进得了“行业的门”。

  如今,改革实施一周年,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截至12月1日,“证照分离”改革累计惠及市场主体(户)10000余户,按新的改革方式共办理近2600件,累计压缩办理时间2万多天,精简材料近1万件,“放管服”跑出加速度,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赋能。

 清单化管理 减少企业入行成本

  作为全省首批3个“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片区,厦门自贸片区于去年12月正式启动改革工作,明确承办部门职责分工,对改革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一一对应,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问题。

  根据清单,片区直接取消13项审批事项,并对食品经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等22项许可事项实行“审批改备案”,对69项行政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注重“当场办结”,减少企业进入相关行业时间成本。

  在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厦门科瑞亿幸贸易有限公司提交食品经营许可申请时,市场监管局窗口工作人员发现该公司符合“审批改备案”的条件,立即告知企业。通过“双向邮寄”方式,海沧区市场监管局10分钟便完成该公司的食品经营备案。

  记者从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食品经营许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审批改备案是此次“证照分离”改革中全市办件量最大的事项,截至目前,厦门自贸片区内共有1106家食品经营企业受益。

  商事制度改革一直是“放管服”的“当头炮”和“先手棋”。厦门自贸片区自成立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上先行先试、敢闯敢试,首创商事登记“一照一码”,树立全国典范,进而实行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实现一网流转、一表申报。如今,在“证照分离”改革中,市场监督管理局、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市行政审批管理局和市司法局等多部门形成合力,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改革提速 稳住外贸“基本盘”

  厦门自贸片区启动“证照分离”改革一周年,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图为市民在等待办理业务。

  厦门如意集团是一家集农副产品培育、种植、加工、出口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旗下拥有多个子公司,出口产品涵盖了保鲜蔬菜、食用菌、冻干蔬菜等多个品种,出口市场遍及日本、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和地区。

  自从去年厦门自贸片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开始后,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核准事项由行政许可改为备案,如意集团已相继取得了菌类、调味品类等多个品类的出口食品企业备案。

  “改革之后,办理时间大大缩短,为我们产品出口争取了宝贵时间、赢得了主动。”厦门如意食用菌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瑞阳告诉记者,以前增加新产品,不仅要提交申请,还要专家现场评审,前后要花差不多两三个星期才能拿到备案证明,有些海外客户等不及就可能寻找其他的合作伙伴。

  厦门海关法规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厦门自贸片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后,企业办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核准业务时,海关不再履行审批手续,而是改为备案,业务办理时限从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到最快当场办结,提交的申请材料减少到只要一份申请表,且备案证明取消了有效期,改为长期有效。

  “从重审批到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同时优化流程、精简材料、压缩时限,‘证照分离’改革让不少企业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极速’体验,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外贸生产力’。”厦门海关法规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涉及厦门海关的13项“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均已在厦门自贸片区落地,其中11项已提早覆盖至整个厦门关区,为厦门乃至福建外贸稳定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自我加压 创新举措落地见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各部门主动加压,备案“无纸化”“不见面审批”服务、电子签章等创新举措纷纷落地见效,实现不出家门办理事项。自改革实施以来,海关和市场监管等部门通过“无纸化”办理备案700多件,累计压缩办理时间7500多天,精简材料4000多份。

  放得开,更要管得住、管得好。厦门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各主管部门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强化“行业监管、属地监管”等原则,明晰监管职责,健全监管规则和标准,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起以综合监管为基础,专业监管为支撑的监管体系,充分运用协同监管、信用监管、动态监管、智能监管和社会共管共治等方式,创新监管手段。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对高风险行业和领域实行重点监管。

  如今,在新的起点上,厦门自贸片区正在着力探索一业一证、准入承诺即准营、极简审批等更加开放的改革措施,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从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到全市范围,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打造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问答

  改革按“四扇门”分类推进,是哪“四扇门”?

  改革“四扇门”分别为:

  一是直接取消审批(13项)。取消审批后,企业持有营业执照即可开展经营。

  二是审批改为备案(22项)。对审批改为备案的事项,企业备案后即可开展营业。

  三是实行告知承诺(69项)。对实行告知承诺的事项,企业自愿作出承诺并按要求提交材料的,原则上可当场获得审批决定。

  四是优化审批服务(430项)。对优化审批服务的事项,有关主管部门会及时调整相应的办事指南,并针对有关审批难点痛点问题,采取:①下放审批权限;②压缩审批要件和环节;③延长或取消许可证的有效期限;④公布事项许可总量控制条件和存量等各种措施方便企业自主决策。

  改革涉及哪些领域?

  一是采用“直接取消审批”主要有:成品油批发、仓储经营,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批,工程造价咨询资质认定,从事大陆与台湾间海上运输业务许可(初审)等。

  二是采用“审批改为备案”主要有:医疗、诊所设置执业,食品经营、生产出口,汽车租赁经营,人力资源、劳务派遣,报关企业注册,从事印刷品印刷经营活动等。

  三是采用“实行告知承诺”主要有:旅行社、旅馆业许可,建筑业企业资质,房地产企业资质,外商投资电信业务等。

  四是采用“优化审批服务”主要有:文化、旅游业务,自然资源规划业务,公路、港口交通业务,海关商务进出口业务等。

  更多的改革事项可以从市政府或厦门自贸片区官方门户等网站查询。 (厦门日报记者 崔昊 通讯员 曾祥耀 王火炎)

原标题:厦门自贸片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实施一周年 惠及市场主体1万余户
责任编辑:方迪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16个项目总投资25亿元 鹭江创新实验室暨海
  • 中远海运南美西三线首航厦门港
  • 厦门住房保障创新实践获住建部推介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