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继先 战地汇款员
穿梭前线为战友汇款
左膝至今留着弹片
史继先在厦门安享晚年。
【名片】 史继先
1928年生于山东省招远县(现为招远市)罗山乡史家村,1947年3月入伍,1953年7月随炮十三团入朝作战,1955年回国。他曾先后参加过渡江战役、舟山群岛战役、炮击金门等战斗,荣立三等功5次、四等功3次,1988年离休。
【声音】 以前我们用肩扛的迫击炮和用车拉的榴弹炮战斗,现在阅兵式上我们都有火箭军了,部队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真是日新月异,我希望晚辈们能珍惜如今的好时光,好好工作,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史继先(右一)与战友合影。
1953年,飞机在头上盘旋,炮弹在身边落下,史继先拽紧一个挂在身上的包裹,全神贯注往目的地赶去,包裹里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一份份驻地战友的钱和家书。他,正是一名战地汇款员。
时光流转,如今被问起抗美援朝时的任务,史继先依然挺直腰板,干脆利落地回应道:“我是汇款员!”这仿佛是一个老兵对命令分毫不差地应声喊“到”,时隔近70年,这个身份,连同那使命必达的强大信念已深深印刻在他的身体里。
做战地汇款员3年
从没丢过一分钱
史继先回忆,在抗美援朝战场,每月发放的津贴费是人民币,而人民币在朝鲜不能流通,战士们行军打仗、站岗放哨时又不方便携带,他便成为一名战地汇款员,承担起为整团上千战友汇款的任务,有时跟着钱一起交到他手上的还有家书。
每月史继先往返于鸭绿江两岸一次,统一寄出。每次汇款,他得先从深山沟里的驻地出发,步行数小时,翻过好几个山头,赶到火车站点,再乘火车到安东,再转乘火车到沈阳。进了邮局,他挨个填写汇票,把钱款、家书一一清点后寄出。“战友们都很信任我,我也没有辜负他们的信任,做战地汇款员3年,我从来没有丢过一分钱。”史继先说。
汇款途中,史继先会携带枪保护自己,面对如雨的炮火,他抱紧包裹,再艰难也只能一人应战。他记得,路途最不顺的时候,整个汇款过程耗时14天。现在他的左腿膝盖处还留着一个弹片,而他已经不记得被炸伤时的具体细节。
冒着被炸的危险
救下三名朝鲜孩子
敌军一轮轮的轰炸把山都打秃了,朝鲜的村子里妻离子散、千疮百孔的场景让史继先和战友们很同情。他在担任汇款员之余,还负责宣传慰问工作。“我们去慰问失去家人的老人,也和朝鲜老百姓一起编排节目。”史继先说。
共同战斗,共同生活,让史继先和朝鲜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有一回,三个朝鲜孩子在空旷区域玩耍,没想到炮弹说来就来。眼看孩子们就在敌人的射程内,史继先顾不上自己的安危,冲过去揽住孩子们就跑。见孩子们毫发无伤,孩子们的父母都非常感谢史继先,还为他和孩子们合影留念,并在照片的背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