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找到你太好了,你和你哥哥长得太像了。”7月4日上午10时许,陶父和大儿子在东莞警方的陪同下来到晋江滨江派出所,与小儿子小林相认。时隔24年,再见到小儿子,印象中的小娃娃已经长成小伙了,陶父几度哽咽。
今年4月,东莞当地警方经过DNA比对,家住晋江洋埭村的男子小林疑似他们正在侦办的一起被拐案报警人陶氏夫妇的儿子,东莞警方多次与小林取得联系未果,只得向晋江市公安局请求协助。
今年7月1日,在两地警方的合作下,DNA比对结果再一次确认小林就是陶氏夫妇被拐24年的儿子。今年7月4日上午,东莞、晋江两地警方在晋江滨江派出所举行认亲仪式。
认亲现场,陶父讲述了小林当年被拐的情景。陶父今年59岁,四川人。1996年,他和妻子在东莞虎门经营一家川菜馆。当年9月12日下午2时许,陶父和妻子在店里忙碌着,刚满两周岁的儿子小东(小林在生父母家时的小名)独自在店门口玩耍。半个小时后,陶父和妻子发现小东不见了。陶父说,小东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陶父和妻子从未放弃过寻找小东。听说孩子可能被拐到开县,他们就去开县找;听说也有可能被拐到四川,他们立即回到四川老家。再后来,听说科技发达了,他们配合公安机关采集血样,期盼幸运降临。在经过两次DNA比对后,晋江洋埭村村民小林被确认为是陶父被拐24年的儿子小东。
千辛万苦找到儿子,陶父想着赶紧到晋江来看看儿子,但小林一开始有些排斥。社区民警许佳滨了解到,小林在晋江的养父母姓林,当年因家中无孩子,便收养了小林,小林还有两个妹妹。
“你当年是被拐走的,你的生父母一直都没有放弃找你。”“你不想知道你的生父母是谁,还有哪些兄弟姐妹吗?”在社区民警的沟通下,小林才同意认亲。
认亲仪式上,陶父说,知道孩子过得好就好,如果有机会,希望孩子可以回老家见见家人。双方互留了电话、微信方便联系。(记者洪亚男通讯员庄凌龙杨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