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千年古港泉州港改名实在草率。”“唐宋以降泉州港以中国出口门户而闻名全球。改名,你们凭什么?”近日,福建省泉州港几个港区被整合并入湄洲湾港,新港舍弃“泉州港”名称不用,而改用“湄洲湾港”。此事在网上引起热烈争议,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核心网事:千年古港被整合改名
福建省交通厅3月31日发布公告表示,自2012年4月1日起,福建省行政区划内原湄洲湾港的四个港区、泉州港的三个港区以及莆田港的兴化湾港区,合并组成湄洲湾港,同日福建省湄洲湾港口管理局也正式揭牌运行。此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今天听我福建的朋友说了一件怪事:泉州港要更名了……泉州港自唐宋以来就是中国最著名的进出口大港。马可波罗游记专门记录了泉州的繁华。如果是湄州湾港并入泉州港,可以扬名,借泉州的品牌嘛。摘了自己的牌子,我就完全蒙了!”知名网友“薛蛮子”的这条微博迄今已被转发1.6万次,评论5000多次。
众多网友从历史文化、品牌效应、经济因素、民众感情、决策过程等诸多方面,纷纷对泉州港的被整合改名提出质疑。
泉州港,古称刺桐港,是宋元时期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王连茂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泉州港不仅是一个地方性的港口名称,它更代表了世界海洋文明进程中一段重要的历史。知名网友姚晨10日凌晨也转发了一条微博称:“中国社科院陈福民老师说,没有泉州港,中国的海洋时代无从谈起。”
此次港口整合涉及福建省泉州和莆田两个地级市,因湄洲岛位于莆田,“湄洲湾港”的名称被认为更多考虑了莆田因素。但2011年,泉州市的港口吞吐量为9330万吨,而莆田市仅有2079万吨。网友认为,“湄洲湾港”整合“泉州港”,有以小吞大之嫌,令人费解,应该按照“大鱼吃小鱼”的规律来运作。
此外,此次整合改名未充分听取公众意见也为网民所诟病。安踏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在微博上评论说:“政府没有合理的解释,泉州人很难接受。”乔丹体育公司高管丁世杰说,一纸公文让已有1500多年历史,在世界航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泉州港“被出嫁”,甚至名字之前还要被强加冠以姓氏,这让800多万泉州人民和700多万泉州侨胞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