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接会助力青年创业项目加速从“赛场”走向“市场”。图为项目路演现场。(厦门创新创业园 供图)
参访园区,了解政策,对接资源……昨日,2025年第二届“海峡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海峡杯’大赛”)项目代表齐聚厦门创新创业园,参加由大赛组委会携手园区共同举办的项目对接会。活动吸引二十多个项目参与,涵盖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
本届“海峡杯”大赛于今年4月启动,汇聚了一批兼具技术实力与市场潜力的优质项目。此次对接会作为大赛的重要配套活动,采用“园区考察+政策解读+项目路演展示+产业深度参访”的多元形式,架设起赛事项目与产业载体精准对接的桥梁,旨在助力青年创业项目加速从“赛场”走向“市场”,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厦门、扎根发展。
对接会由福建省海外人才中心、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主办,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厦门工作部承办。
硬科技项目纷纷登台展示
作为本次对接会的重要环节,项目路演吸引部分“海峡杯”大赛参赛项目代表依次登台展示。现场投资人、行业专家围绕技术路径、商业模式等进行点评,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闽都创新实验室晶体研发工程师李俊谕带来了“类熔体法多孔氮化镓(GaN)晶体生长技术”项目。据他介绍,“氮化镓衬底材料处于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如同整个产业的根基。项目致力于降低氮化镓晶体材料的制备成本,释放其应用潜力,从而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对于初创团队来说,资金、人才等都是绕不开的挑战。”李俊谕表示,期待通过对接会,链接资本、下游客户等资源,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与落地。
天津大学校友企业浮点智能带来的“智启蓝海”项目引发关注。公司首席执行官宋畅介绍,团队专注于将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于船舶自动驾驶系统,目前已与中国船舶等公司合作。“福建是海洋大省,海洋产业基础扎实,与我们的业务方向高度契合。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对厦门的人才政策和产业园区支持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期待未来有机会推动项目在厦门落地。”她表示。
实地感受“全链条孵化”服务
除了项目路演,对接会还紧扣创业者需求,组织园区实地考察、政策解读、产业深度参访等,让参赛团队直观感受厦门创新创业园“全链条孵化”服务,领略厦门优良的营商环境。
在产业深度参访环节,参赛团队实地走访了位于同翔高新城的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昇捷丰标识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等代表企业,通过“走进车间、对话一线”的沉浸式体验,直面市场需求与技术前沿。
“厦门有哪些人才政策?”“留学人员来厦门创业可获得哪些支持?”活动期间,面对参赛团队的踊跃提问,厦门创新创业园企业服务部工作人员李兆明作了详尽解答。他介绍说,厦门创新创业园为早期和中期创业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土壤,已培育出一大批优质企业。“我们希望以此次对接会为契机,吸引更多优秀的项目和人才落地厦门。”
作为科技部重点扶持的科技创新创业集群,厦门创新创业园已构建起“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并依托海峡两岸中小企业合作区、国际人才科创园等特色平台,持续强化资源集聚与服务支撑能力,将为“海峡杯”大赛优质项目提供全方位的落地空间与发展保障。
点击
打造科创人才向往之地
近年来,厦门创新创业园聚焦产业人才、海外留学人才、青年创业人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构建“引育留”一体化人才发展生态。
打造品牌赛事,柔性精准引才。园区坚持“以赛搭台、以会聚智”的引才模式,创新打造“鹭创未来”海外创业大赛、留学人才厦门行等品牌赛事与活动,逐步形成“赛会选拔—园区孵化—成果转化”的人才赛事孵化机制,吸引超千人次在厦对接交流,推动逾40个优质项目落地,“以赛引才”实现从本地深耕向全国全球联动。
推动产才融合,多维平台育才。园区获评“国际人才科创园(示范)建设试点单位”,与湖里区共同打造“海峡两岸中小企业合作区”,争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持续建设石墨烯新材料、物联网国家专业孵化器,为人才提供落地空间保障与平台支撑。
持续优化服务,用心用情留才。园区还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创业园孵化器基金,联合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打造“火炬园区贷”专项金融产品,覆盖人才项目全周期资金需求,并积极为人才提供包括创业辅导、子女教育等服务。
截至目前,厦门创新创业园已培育福建省“百人计划”55位、厦门市“双百计划”人才195位;引进海外留学人才超千人,孵化海外人才项目近800家,其中青年创业人才占比超半数。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雷飏 郭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