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18周年特别策划:聚焦城建
泉州城市 最可爱的一群人
闽南网9月29日讯 “退休后,我仍乐意发挥余热为泉州城市管理做点事情。”原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代理主任孙增福,退休后组建市容市貌观察团,与泉州市考评中心人员,组成前后脚的搭档,梳理着这座城市的一丝一发。
孙增福
那一年
退休后组建市容市貌观察团
看到近年来,泉州城市愈发美丽,孙增福愈发喜爱。过去的近四年时间,这位原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代理主任,与他的市容市貌观察团团员们,跟着泉州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心人员,足迹几乎踏遍了泉州的大街小巷,深入社区农村、海边小镇。
前一天,考评人员刚给社区、街道、流域或是村庄卫生考评打分;第二天,市容市貌观察团,就对市民反映的市容市貌问题以及市考评中心日常考评发现的难点问题,现场查找原因、帮忙协调、督促整改。此外,他们也会深入中心城区乃至全市其他县(市、区)进行实地调研,共同督促、指导城市市容市貌更好地打理。
有人说,他们是城市里一群最可爱的人:市考评中心是一群年少气盛的年轻人,而市容市貌观察团则是一群甘愿发挥余热的退休老干部。
结缘市容市貌观察团,那是2011年的一天,在泉州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办公室,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局长王天祥拜访了孙增福,邀请他担任泉州市市容市貌观察团团长一职。时常关心泉州城市管理的他,愉快应允了。
而这一天,距离泉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心成立不到一年。泉州市考评中心2010年9月成立,以日常考评为主,市容市貌观察团、媒体和市民参与督促为补充,形成市区两级互动衔接的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体系。海都报一直以来深入与市考评中心合作,监督和曝光环境卫生问题,推动整改进步,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虽然整座城市发展迅速,基础设施较完善,但市民文明程度不高,城市整体卫生水平较差”,孙增福说,他在市人大时便关注并视察泉州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卫生,“退休后,我仍乐意发挥余热为泉州城市管理做点事情”。
市容市貌观察团团员哪来?孙增福拿出泉州离退休干部花名册,一一打电话邀请。令他感动和欣慰的是,绝大多数的受邀者二话不说便答应了。如今,泉州市容市貌观察团有成员15人,主要是由离退休的政府干部、专家、政协委员以及市人大代表组成。
相关链接
2011年3月9日,本报联合泉州市考评中心开办“美丽城市我是大考官”栏目,栏目延续至今,通过定期和该中心走访、巡查考评项目,曝光脏乱差,表扬整洁美,和市民共同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
2011年3月9日报道
与此同时,本报还和该中心针对热点话题,先后推出“卫生死角或空地变绿地”、“考评哪个小区 请你来点题”、“建设美好泉州 打响破损整治战役”、征集“井长”行动、给环卫工人一个“爱心休息站”、保卫碧海银滩等特别策划,为泉州城市建设和管理出谋献策,共同推进城市进步。
那个人
市民出行遇污水 他四处奔波
让孙增福印象深刻的是,2012年的夏天,观察团在巡查时发现,丰泽泉秀街道华丰社区附近,由于周边楼盘建设挖地基时将排污管道挖断,导致下水管道堵塞,周边污水横流问题严重,臭气熏天。附近居民只能踩着垫砖出行,怨声载道。
了解情况后,孙增福带着团员立即将该情况汇报给分管城建的李建辉副市长。李建辉得知后,立马召集相关部门现场进行查看,当场会诊问题,要求丰泽区在三天内拿出解决方案。后来,这个问题在观察团介入后一个月内得到解决,还周边市民一个干净的出行环境。
近几年,泉州全国卫生城市复检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孙增福心里清楚,这里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全力建设和群众的全程参与,也与泉州已建立一套完善的卫生考评机制分不开。他说,考评中心是根据整个城市发展而设立的,成立以来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考评中心从2010年刚成立时的4个考评组,发展到如今18个组,考评范围除常规的城区环境卫生考评外,如今连美丽乡村、跨境流域、海漂垃圾也一并纳入。
而考评中心的人,也让孙增福对90后另眼相看。“都是一群大学生,他们分工明确、责任心很强,不管严寒酷暑,都在泉州各个角落走街串巷,很了不起!”四年来,由于观察团需要依托该考评中心开展工作,孙增福与这群年轻的考评人有了较深的接触,在他眼里,“年轻人很怕吃苦,以享乐为先”的想法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份情
喜爱第二故乡的老人
祖籍山东的孙增福,自称在泉州已呆了近半个世纪,目睹了泉州城市的变迁。尤其是近几年,他明显感受到泉州愈发惹人喜爱。
尤其是参与市容市貌观察团后,他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城市的卫生环境变美了,市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了,类似随地吐痰、扔垃圾、路面破损等现象逐渐少了。更重要的是,泉州提供市民多项参与渠道,一通电话一个缺失的井盖立马有响应,所有这些令更多市民主动参与到城市的管理中,也令他渐渐地恋上了这座千年古城。
因为喜爱这里,他也在乎别人对泉州的评价。这不,前段时间,他的家乡10名干部来泉州挂职,他特意了解对方对泉州的印象。得到“泉州文化底蕴深厚,城市建设漂亮”的评价,他心里美滋滋的。(海都记者 曾小琴 田米 见习记者 柳小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