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海都深读:黑校车困局 超载何时休难题怎突围

来源:闽南网 2015-09-22 07:43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摘要]黑校车尤其在城郊、山区有市场,难以遏制;正规的校车公司遇成本难题,如何突围

海都深读·第五十九期

黑校车困局

黑校车困局

  闽南网9月22日讯 9月,开学季。和老师、学生们一起忙碌起来的,还有校车。

  而随之因超载、改装被查的“黑校车”频频曝光。

  9月6日至9月15日,公安部部署“打非治违”整治校车统一行动,发现全国有3416辆校车逾期未检验,涉及26个省(市);25辆校车逾期未报废,涉及8个省(区、市);113辆校车有3起以上未处理的交通违法,涉及13个省(市);155个单位和个人所属的校车有3起以上未处理的交通违法,涉及13个省(市)。

  关于黑校车查处,有必要和读者们拍报一条最新的法律知识:今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将校车严重超员超速行为纳入刑法约束。

  据泉州交警部门介绍,截至今年9月17日,泉州共有国标校车874部,其中770部取得校车使用许可,占比达88.1%。和国内学者分析一致的是,泉州黑校车也主要集中在城乡郊区、贫困或公共财政投入缺乏的地区。这与政府对校车安全立法不完善、缺乏对校车资金的投入、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等原因有关。

  当“黑校车”游离于法律边缘,不少小学、幼儿园又囿于资金和专业的不足,校车公司应运而生。作为新事物的校车公司,面对这样交错陈杂的现实环境,利弊难辨,有困惑,也在成长。

  唯愿下一个开学季,报纸、网络、微博、微信朋友圈,都看不到黑校车。

“躲猫猫”的幼儿园园长

接孩子的面包车,拐进小巷上下车

接孩子的面包车,拐进小巷上下车

  夏末初秋的清晨,早起的女人,从半面门后闪身出来,眼神里半是困倦半是疑惑。

  南安一所学校外,校门紧闭,小车、电动车散乱停放,大人下车为孩子打开车门,然后俯身絮叨几句,扯正孩子背上倾斜的书包,将人送到十来米远的校门。

  凌乱的车群,嬉闹声嘈杂的人群,他们操着一口流利的本地方言,车子陈旧,深黑色的玻璃完全遮挡住了视线,让人多少透出些神秘。

  他们来得快,去得也早,等孩子们一一下车,看着他们走入校园,他们两三人凑在一起抽根烟,聊几句,然后各自上车离开。

  20秒上客

  9月16日下午5点20分,南安市新侨中学,校门口的下坡路。

  几个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女孩,结伴站在一栋民房外,不时向四周张望,眼神里满是等待。没一会儿,女孩们聚了六七个人。

  她们懒懒地聊着天,直到一部不起眼的灰色小面包车出现,她们才迅速挪了脚。快速驶入这条路后,面包车一个急甩,车头钻进民房旁的巷道,车门打开,学生们蜂拥上车。关上门,车子迅速后退,随即加速离去。整个过程,仅仅20秒。

  这种情况,在泉州并非个例。惠安、南安交警部门的多名一线民警透露,在泉州乡镇一级的小学、幼儿园,或者农村撤并之后的小学,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全市范围内,也曾多次查处过类似面包车载学生案例。

  但现实执法过程中,想要将这类违法行为抓获,也有不小的难度。为了躲避民警,面包车司机都会预先选好学校周边的偏僻位置,而后下车张望,一有风吹草动就离开。而载送学生上下学的过程,往往也十分短暂,稍不留神,对方就已将学生载走。此外,面包车司机往往会穿梭于乡间小路,考虑到车上小孩较多,民警也不敢轻易追捕,查处的成功率有限。

  “躲猫猫”

  阿海(化名)是名幼儿园园长。

  “差不多是2007年那会儿,开始办的学校”,阿海原本以为小孩子无忧无虑,办幼儿园能稍微省心。等到开学了,两三百号小朋友入园,他才一下子感觉,这比预想磨人,“好多孩子住得远,家长根本没办法及时来接”。

  于是,作为园长的阿海,开起面包车,自己兼职起校车司机来。当时政策较松,在车辆合格、驾驶员过关、幼儿园方面也同意的情况下,上报教育局等部门做下备案,就算是校车了。合格的身份,只要不超载就不会被查。“孩子个子小,7个座位挤一下,有时候一次就载十几个人”,阿海说,为了躲避交警,他还会贴上黑色玻璃纸,“外面看不透,不拦下来,超载很难被发现”。

  就这样持续到了2012年。国内频发的面包车载学生事故,让“面包车校车”的身份,一下子变得尴尬。教育部门转而倡导国标校车,交警对面包车载学生的查处力度也加强。

  “家长们已经习惯,不可能说停就停”,阿海说,幼儿园一时买不起国标校车,只能拿面包车继续顶用,而动辄千元的处罚,也让人紧张起来。于是,载送学生回家的过程,逐渐变成了躲猫猫,“快到红绿灯,就得提前看清楚,警察是不是在抓车,有没有盯上我的车子,稍微不对劲,就只能走小路”。阿海坦承,那段时间,自己开车的心思,更多的变成了躲避查处,而多少忽略了车上的小朋友,这也让他想来后怕。

  “我办幼儿园,到头来就是为了躲交警,把孩子天天放在危险之中,说不定哪一天,还把我自己一辈子都毁了”,阿海越想越恨,不久干脆停了“校车”,让家长自己接送。

  安全的目的达到了,却也让他的幼儿园渐渐走入窘境。不到2年,幼儿园的学生数,便从300人下降到170人左右,流失了将近一半的生源。

  为情接送

  泉州某山村的“黑校车司机”阿卡(化名),拒绝了采访。他解释,自己深知这项差事与国家法律相背,虽然本质上是赚钱,但农村校车一直发展不起来,好多孩子上学要走几公里山路,自己不载送,孩子们走路上学也有很大危险,他于心不忍。

  年过50的阿元(化名),一对儿女早已工作多年,他自己又做点小买卖,衣食不愁。“我有部面包车,最开始,就是几个亲戚家孩子,家长没空,就叫我帮忙送去学校”,阿元说,车上还有些空座,几个邻居找上门,让顺带着捎去学校,不知不觉,他就算入了行。

  “抓到说要罚一万,我也怕呀”,阿元说,接送孩子,收的基本上就算是厝边们帮忙出的油钱,所以他的处境也尴尬。“老兄弟了,都是有困难互相接济,跟人家说不送了,情面上也过不去”。

  除此之外,校车的路线选择,也是让阿元不顾儿女劝说、坚持下来的理由。“我也知道,他们(校车方面)也要考虑成本的,路线只到大路边,为一个孩子绕路不划算”,但村里一些角落,距离大路很远,孩子要走一两公里路才能到家。

  前几日,学校召集几个黑校车司机协调,阿元也说了,只要校车能够将孩子送到位,他愿意退出这一行,“这样,对谁都好”。

  身份“洗白”

  阿福(化名)已经46岁,原来是一名跑长途货运的司机,常年在外谋生。5年前,他回到了老家。

  “我爸年纪大了,那时候突然生病,需要人照顾”,阿福接到家人电话的第二天,就辞了工作回了家。父亲病情渐渐好转,阿福也开始有些时间,跟厝边们话话仙。“你要不去整一部面包车吧,我们家孩子就给你接去上学”,邻居的阿婆们劝他。年轻人出外打工,留下老人孩子,村里的小学撤并到镇上,近的幼儿园也离了两三公里远,老人年纪大不好接送,有个可靠的司机送着上下学,还倒更妥当。

  在这种背景下,阿福开始了黑校车生涯。“一天来回两趟,能收入一点,而且更多时间还可以照顾老人,对我是最好的选择了”,阿福说,很快,厝边就聚来了20多个孩子,他分成两拨,用自己的9座面包车,载着去上学。

  超载是家常便饭,“不超载真赚不到钱”,阿福说,躲避交警的查处,也是这一行必须经历的过程,“得提防着交警,还得想着车上的孩子,真的是提心吊胆”。

  2012年《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出台之后,他也和几个同行的哥们聊过,“大家都知道这行不长久”,阿福感慨,只不过,要养家糊口,也要把孩子们送上学,几个人才继续走着这条没有未来的路。

  去年,有校车公司招司机,阿福很快报了名,“收入是相对低了点,但让人安稳”。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共600多件!两岸藏家拟向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致敬城市“摆渡人” 泉州公交举办驾驶员关
  • 小满节气夏意渐浓 盈而未满可适量“吃苦”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台商投资区琅山村郑和广场今日揭幕(视频)
    泉州台商投资区琅山村郑和广场今日揭幕(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海沧港“大家庭”添新成员 宝泰码头顺利 加快补齐医疗领域短板 晋江一批医院建设 男子为520第一个领证排一夜队 被蚊子咬了 外贸企业开足马力接单生产 厦门对美海运 “真金白银”补助 支持企业建设高技能人 雨中邂逅“最美林鸟” 广州某科技公司遭境外网络攻击 公安机关 关注“全国助残日”|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