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闽南网讯 “不要再进去了,里面火很大!”“不行,还有一个小孩子在里面……”
不顾熊熊大火,他救出7个大人和3个小孩后,再次冲入火场救人,而这一次,他再也没有出来(本报去年2月17日曾作报道)。
一年多前的这火场救人一幕,漳浦旧镇镇人永远不会忘记,而他们,更惦念冲入火场的那个人——陈金池,当年,他才33岁。
一位英雄的离去,留下了一串串追思。
陈金池以前的老板说,金池走后,他再也请不到那么好的员工。
同样惋惜的,还有漳浦旧镇镇的一位摩的司机,“金池走后,夜里摩托车坏了,都不知道要找谁帮忙修”。
陈金池的无畏,也让漳浦旧镇边防派出所和漳浦消防大队的官兵动容,“他的家境不好,金池走后,我们要帮他做点事”。
在火场,陈金池是挺身而出的英雄;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他是一位好丈夫,更是一位好爸爸。如今,妻女除了想念,更希望为他建一座公墓。
边防官兵
素不相识却总牵挂
昨天上午,漳浦旧镇边防派出所所长樊武军,找到了陈金池的妻子林燕凤,并送上旧镇边防派出所全体官兵的慰问与祝福。
樊武军与陈金池的家人原本素不相识,但去年的那一场大火,樊武军和他的战友们亲历现场,陈金池的一举一动让他们深深感动,“他是我们官兵学习的楷模,他的精神一直在我们心中,现在他离开了,我们希望能为他做点事”。
当然,感动的不只边防官兵。一提到陈金池,漳浦消防大队参谋洪剑平,这位多次在火场出生入死的硬汉子,哽咽了。去年火灾时,是他从火场里抬出陈金池的遗体。“火场救人本来是我们消防的职责,可陈金池却不顾自身安危,让我们非常敬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洪剑平和陈金池年龄相仿,他的孩子也和陈金池的孩子一样大,每逢节假日,洪剑平总会带上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去看望陈金池的女儿,“孩子这么小就没有爸爸,而她的爸爸是为了救人而牺牲的,这样的孩子更需要我们去关爱、去疼爱,陈金池家境不好,我们希望能帮上忙的尽量帮”。
旧时老友
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人
去年着火的这家摩托车电器店,现在已搬到了事发地点的对面。店的规模比以前小了一半,但老板王加金没有雇请任何工人。
“金池走了,我们再也找不到像金池那么踏实、那么厚道、那么勤恳、那么让我们信任的人来看店,所以干脆不请了。”王加金的眼眶红了,“他是为了救我大姨子的孩子啊,他只是我们这里的工人,想到这里我总是觉得对不起他”。
王加金回忆,陈金池原本是在镇上的另一家摩托车店打工,但是那间店的老板觉得陈金池太木讷、不会交流,王加金便把他“要”了过来,陈金池也没有让王加金失望,帮王加金把店里打点得妥妥当当,“现在没有那么好的帮手,我们店的生意也没有以前好了”。
常在旧镇镇圩圆环载客的摩的司机林先生说,以前他的摩托车在晚上出故障,都找不到人来修,只有陈金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二话不说、随叫随到,义务帮忙修车,“可惜了那么好的人,再也找不到了”。
亲人追思
他是好丈夫、好爸爸
丈夫离开一年多了,家里少了一个至爱至亲的人,林燕凤却还不适应。
一提到丈夫,林燕凤就潸然泪下。丈夫离开后,林燕凤怕睹物思人,自己带着3岁的女儿回到了娘家。“我现在要把孩子带好,让她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样才是对金池最好的回报。”
2007年,林燕凤和陈金池经人介绍,交往、结婚。“他大我6岁,平时话很少,可给我的感觉就是老实、靠得住”,结婚后,陈金池更对林燕凤呵护有加,也非常疼爱女儿。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陈金池总是在外面打工,与妻女团聚的时间不多,当时,林燕凤一直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能和丈夫在家里好好过个年,另一个是一家三口能拍张像样的全家福。可是,这两个愿望现在都不能实现了,林燕凤希望,政府能给丈夫建个公墓。
陈金池的女儿陈慧如今年3岁,她还不懂何谓生死,可当别人问起她“爸爸呢”,她总说,“爸爸救人牺牲了,他不会回来了,他在天上过得很好……”(本网记者 周杨宁 白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