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闽南网讯 如果灯火辉煌的城市少了一小时的璀璨夺目,按下熄灯的按钮,这“失明”的一个小时,带来的是,节能减排的成就感。
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07年“地球熄灯1小时”的颇具盛名的环保呼吁,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昨晚8:30-9:30,迎来了第六个“1小时”。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昨晚全国有121个城市将响应这一活动,迎来我国第四个“地球一小时”日。
昨天的漳州,也有人在行动。昨日下午5时30分,漳州一中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学生们在学校发起了激情澎湃的宣传活动,由于7点后,学生要晚自习,因此倡导学生在放学后到晚自习(6:00-7:00)期间,关闭教室的灯。而漳州师院绿缘环保协会的成员们从福州要来四件特有的“地球一小时t_shirt”。
昨晚8时30分-9时30分,漳州芗城区的漳州电力调度大楼的夜景工程、凯德广场跟随“地球一小时”脚步。有一些餐饮店更是熄灯玩起了“烛光晚餐”,为情侣们制作了浪漫的用餐氛围。
昨晚部分商家、部门将大楼外部景观灯关闭。
而漳州市经贸委也开始推行节能灯的使用,据漳州市经贸委环资科的崔姓工作人员介绍,自去年9月份至今年3月,漳州共售出90多万只节能灯。
这一小时的熄灯,可以改变什么?漳州电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小时,漳州全市的耗电量达150万度,按普通用户一个月需150度左右的电量计算,可供一万普通居民用户用上一个月。
对于熄灯一小时节能减排,市民也有各自看法。家住市区鑫荣小区赖先生说,是从去年了解了这个活动的。节能的意义绝不仅仅在有限的一小时里。平时出门都会切断电压、这样不仅节约电源又安全。而家里的每个电器我都会设独立的插头,这样可以避免开一个开关就打开许多电器的情况。这些生活的小细节都可以在无形中给地球减负。公务员刘先生则认为,熄灯一小时只是一个号召,真正的意义是长期关注能源的减排。(本网记者 郑娟娟 林艺芬 杨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