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文化建筑塑新文化形象
文化如何带动城市建设?黄世清说,刚结束赴韩国光州的考察,其间,他们参观了金大中国际会展中心,这里虽是城市新区,离老城区有一定距离,但通过新颖的文化建筑模式,如文化振兴研究院,引进先进的3D、4D电脑技术等产业,带动了周边城区发展。这些都可以为泉州新区建设提升提供借鉴参考,佐证了文化可以带动城市提升。
黄世清说,未来,泉州新区的文化着力点将集中在东海市民广场。作为泉州文化的新一代载体,周边围合的四栋建筑,即“四朵盛开的刺桐花瓣”,分别是城市规划建设与成就展示馆、工人文化宫与大会堂、文化图书与非遗博物馆、歌剧院,分别代表着未来、文化、音乐和知识,寓意泉州多元文化并存、汇聚、交流的现代城市新形象。目前,“四朵花瓣”规划方案已通过评审,再借由此次“东亚文化之都”宣传的契机,新区建设在细节上还会再进行整合提升。
未来,新区文化建设还有另一看点,就是毗邻东海的后渚港区。黄世清透露,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他们规划删减部分后渚港区的生产性内容,提升文化旅游的功能,如发展水上游艇项目等。
古城串联新区
促成文化多元
古城文化复兴,同样是未来城市规划提升的一大重点。黄世清说,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泉州原来也做了很多研究,也有较为清晰的脉络,但一直没有一个抓手、提升的基本契机。此前,泉州尝试了各种模式,但古城仍在衰落,人们居住的热情也逐步衰退,古城老龄化、产业低端等现象突出,文化旅游等新业态,仍没有融入古城。
今年,泉州获评“东亚文化之都”,作为“东亚文化之都”的一种展示,泉州古城复兴可再塑强音。去年,泉州市全委会上已明确,将推动泉州古城区整体性保护开发,事实上就是希望通过业态的提升来复兴这座城市,带动文化的更新、保护,而不只是盯住几个旅游景点。尤其是一些老城老街的保护整治,目前已有初步思路。
如,泉州再度提出以西街片区为核心的“古城文化复兴计划”,将古城与古港、新区串联起来发展,拟建设多元文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