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9月1日讯(闽南网记者 苏毓茹 文/图)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尺素见丹心——侨批中的抗战印记”主题档案文献展在泉州东海行政中心举行。
“尺素见丹心——侨批中的抗战印记”主题档案文献展在泉州举行
侨批,作为近代海外华侨寄给家乡眷属的书信与汇款凭证,是兼具历史价值与情感温度的“民间档案”。本次展览聚焦抗日战争这一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历史时期,系统性地集中展示了一批珍藏于福建省档案馆、泉州市档案馆及民间收藏家手中的珍贵抗战侨批档案。
展出泉州华侨忧心家国、控诉侵略、支援抗战等内容的侨批档案
华侨登记证、回国证明书等档案资料
步入展厅,一封封侨批宛如时光的信使,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些纸张泛黄、字迹斑驳的侨批,不仅清晰留存着侨胞捐资助乡、共赴国难的汇款记录;更饱含着侨胞在山河破碎之际的深情告白,字里行间满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侵略者的控诉;还有取得抗战胜利后,华人华侨的欢庆之情,成为还原抗战细节、填补历史记忆的珍贵实物佐证。
展览现场
文献展共展出132封侨批档案以及30件档案资料,分成序章、“山河破碎·世事多艰”、“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抗战必胜·精神永存”和终章五个章节。通过展出泉州华侨忧心家国、控诉侵略、支援抗战等内容的侨批档案,真实记录了海外华侨以空前高涨的爱国之心,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支援祖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向世界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侨胞们身不在家乡,但心系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位同胞,这份赤子情怀让我深受触动。”泉州市档案馆工作人员戴锦玲在观展后动情地说。她表示,这些侨批档案既是侨胞爱国情怀的生动写照,更是档案文献“存史、资政、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未来,我们将持续深耕档案资源挖掘工作,让这些‘纸上的丰碑’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
本次展览由福建省档案馆、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市档案局、泉州市档案馆和泉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相关县(市、区)档案局、馆和华侨大学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