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赓续教育情怀 弘扬世家风范 走进泉州“教育世家”

来源:福建日报 2023-09-08 09:35 http://www.mnw.cn/

  底蕴深厚

  作为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泉州被誉为“海滨邹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表现之一,就是这里盛产文教名人。

  位于泉州古城区域的泉州西街,是泉州历史文化的核心区,这里名人荟萃。南宋宰相曾从龙的府邸在曾井巷内;泉州登科甲第一人欧阳詹故宅位于甲第巷内;北宋宰相留正连续三朝为相,三朝巷因他而名;明万历相国李廷机筑相府于甘棠巷;著名理学家蔡清故居则位于孝感巷内。此外,裴巷有明朝南京监察御史粘灿的府邸;文魁巷有明万历太仆寺少卿杨廷相、广东提学副使擢湖广参政陈鸣华两大家族的故居;旧馆驿内藏着大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当年在泉州的讲学处“香吟别馆”……

  令人惊叹的是,泉州西街还先后走出谢希德、林祖赓、庄善裕、陈笃信等四位在名牌大学担任校长的著名学者,他们曾在不同时期分别担任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和东南大学的校长。

  走进位于泉州西街平水庙26号的“陈仲瑾故居”,可以感受到这座老宅散发的悠悠古韵,它见证了这个人才辈出的书香门第长盛不衰的传奇——融学风于家风的陈氏家族,走出了西隅学堂创办者陈仲瑾,厦门外国语学校创办者陈碧玉,泉州佛学苑创办者陈珍珍,知名地方文史专家、原西隅中学校长陈泗东等名人。

  如今,陈氏家族还有不少成员在教坛默默奉献,赓续教育情怀,坚守教育梦想,成就了这个绵延数百年的“教育世家”。他们在教育领域熠熠生辉,把家族先进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传播给社会。

  在永春县五里街镇,陈璋家族可谓无人不晓,是泉州乃至全省有名的“教育世家”。

  110多年前,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清光绪年间贡生陈璋,在永春翁公祠独资创办金峰公学,并担任首任校长。时势艰难,办学险些告停。尤其在军阀横征暴敛之时,陈璋先生咬牙每月从家中挤出300银元,支撑着学校前进。如今,这所百年老校已成为永春县实验小学,为当地培育了大量人才。

  六代丹心育桃李,甘为人梯写春秋。陈璋家族的第五代后人林璇告诉记者,家人们始终牢记“家对笔架山,代代出教师”的祖训,六代薪火相传,从事教育事业的90多人,总教龄累计超过2000年,教导过的学生中英才众多。比如,“两弹一星”功臣、“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就曾在永春县实验小学就读过。目前,陈璋家族在岗从教的家族成员多达39人。

  在陈璋后人的家中,第三代洪景润、陈金汝获得的福建省优秀“教育世家”牌匾以及第二代陈连茹获得的泉州市“教育世家”牌匾,至今仍熠熠生辉。

  “其实,父母从未刻意引导我们走上从教之路,但祖辈兢兢业业教书,孜孜不倦育人,让我们晚辈始终体悟到教书育人的无上光荣。”陈璋家族第六代教师陈丹凤说。

  “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滋养了泉州这片教育热土,形成了教育名家辈出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这也是我们坚持评选‘教育世家’的动力所在。”泉州市教育局局长刘殊芳说。(记者 何金 文/图)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斩获全国亚军!泉州市城东中学啦啦队闪耀全
  • 配套再完善!泉州中央商务区一批项目迎来新
  • 泉港区举办“厚植家国情怀 墨韵礼赞泉港”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