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赓续教育情怀 弘扬世家风范 走进泉州“教育世家”

来源:福建日报 2023-09-08 09:35 http://www.mnw.cn/

  底蕴深厚

  作为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泉州被誉为“海滨邹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表现之一,就是这里盛产文教名人。

  位于泉州古城区域的泉州西街,是泉州历史文化的核心区,这里名人荟萃。南宋宰相曾从龙的府邸在曾井巷内;泉州登科甲第一人欧阳詹故宅位于甲第巷内;北宋宰相留正连续三朝为相,三朝巷因他而名;明万历相国李廷机筑相府于甘棠巷;著名理学家蔡清故居则位于孝感巷内。此外,裴巷有明朝南京监察御史粘灿的府邸;文魁巷有明万历太仆寺少卿杨廷相、广东提学副使擢湖广参政陈鸣华两大家族的故居;旧馆驿内藏着大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当年在泉州的讲学处“香吟别馆”……

  令人惊叹的是,泉州西街还先后走出谢希德、林祖赓、庄善裕、陈笃信等四位在名牌大学担任校长的著名学者,他们曾在不同时期分别担任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和东南大学的校长。

  走进位于泉州西街平水庙26号的“陈仲瑾故居”,可以感受到这座老宅散发的悠悠古韵,它见证了这个人才辈出的书香门第长盛不衰的传奇——融学风于家风的陈氏家族,走出了西隅学堂创办者陈仲瑾,厦门外国语学校创办者陈碧玉,泉州佛学苑创办者陈珍珍,知名地方文史专家、原西隅中学校长陈泗东等名人。

  如今,陈氏家族还有不少成员在教坛默默奉献,赓续教育情怀,坚守教育梦想,成就了这个绵延数百年的“教育世家”。他们在教育领域熠熠生辉,把家族先进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传播给社会。

  在永春县五里街镇,陈璋家族可谓无人不晓,是泉州乃至全省有名的“教育世家”。

  110多年前,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清光绪年间贡生陈璋,在永春翁公祠独资创办金峰公学,并担任首任校长。时势艰难,办学险些告停。尤其在军阀横征暴敛之时,陈璋先生咬牙每月从家中挤出300银元,支撑着学校前进。如今,这所百年老校已成为永春县实验小学,为当地培育了大量人才。

  六代丹心育桃李,甘为人梯写春秋。陈璋家族的第五代后人林璇告诉记者,家人们始终牢记“家对笔架山,代代出教师”的祖训,六代薪火相传,从事教育事业的90多人,总教龄累计超过2000年,教导过的学生中英才众多。比如,“两弹一星”功臣、“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就曾在永春县实验小学就读过。目前,陈璋家族在岗从教的家族成员多达39人。

  在陈璋后人的家中,第三代洪景润、陈金汝获得的福建省优秀“教育世家”牌匾以及第二代陈连茹获得的泉州市“教育世家”牌匾,至今仍熠熠生辉。

  “其实,父母从未刻意引导我们走上从教之路,但祖辈兢兢业业教书,孜孜不倦育人,让我们晚辈始终体悟到教书育人的无上光荣。”陈璋家族第六代教师陈丹凤说。

  “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滋养了泉州这片教育热土,形成了教育名家辈出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这也是我们坚持评选‘教育世家’的动力所在。”泉州市教育局局长刘殊芳说。(记者 何金 文/图)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左手历史,右手美食!在泉州这里吃顿饭,竟
  • 德化杨梅:以立体农业打通共同富裕新路子
  • 泉州:8岁女童反复腹痛 竟要定期输血维持生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何不同 3岁女童突然脱发 查出铊中毒 医生:毒性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部省际工作会议在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写 儿子高烧不退查出白血病妈妈一夜白头 一 省领导赴泉州调研 龙岩茶叶首次出口尼泊尔 张毅恭调研督导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