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
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医生。
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特殊时期,他们负重前行、驰援抗疫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正能量。
他们的美德,都值得弘扬。
他们就是——泉州好医生!
闽南网12月24日讯(闽南网记者尤燕姿)都说内分泌科的疾病,是最难诊断的病,它就像一团打了死结的线,要慢慢理才能解开。从医30多年,蒋建家既当“警察”又当“厨师”,看病时像破案,治疗时像掌勺,没有铁证如山的依据,不敢轻易诊断疾病的来源,没有掌握好火候,治疗也不能起效。
内分泌疾病多为慢性病,几十年来,蒋建家靠扎实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医德,赢得病人称赞。为了让糖尿病患者更合理地饮食,他发明了糖尿病饮食管理扑克牌。今年,泉州市第一医院还成立了泉州市糖尿病专病中心,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系统规范的治疗。
蒋建家,作为泉州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他推动团队建设,把信心传递给病人。
人物名片
蒋建家,泉州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糖尿病、肥胖症、性早熟、生长障碍、骨质疏松症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内分泌疾病很多是疑难杂症
常常遇到病人自己哪里不舒服都说不清楚,劈头盖脸一句“反正就是难受”,有些内分泌科的医生接诊这种病人,往往自己都头痛。
来挂蒋建家门诊号的,几乎都是些疑难杂症的病人。上周四上午,在门诊看病到中午一点多才回到家,蒋建家头痛了一个下午。如今,“脑袋好比抽屉,抽屉里堆满了东西,要每个抽屉都去打开翻找,把储存的知识找出来……所以会头痛”,对于一些罕见病、疑难病,蒋建家先进行思维线索的重建,然后将自己的知识储备拿出来用。
蒋建家在给病人看诊(受访者供图)
同样是内科系统病,病人如果心脏不舒服,可以做个介入;胃痛拉肚子可以做胃肠镜检查;咳嗽咳不停做CT查肺部……但是内分泌疾病,却从头到脚,哪哪都可能发病。比如头部的垂体有问题,可能出现巨人症,或者发育不良;脖子部位的甲状旁腺出问题,影响骨代谢;肚子部位的肾上腺,是管血压正不正常的;而男性的睾丸、女性的卵巢,关系到他们的生殖能力等等。内分泌疾病不直观,一旦有一个腺体告急,可能会影响到全腺出问题。
今年年初,医院来了一个发烧的年轻人,一直住在传染病房里,他高烧不退,血压波动厉害,医院找了很多科室的人去会诊,却没有查出病因,无从对症下药。后来,蒋建家也被请去会诊,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他诊断年轻人是由于肾上腺上长了嗜铬细胞瘤,这种瘤子会分泌出许多激素,导致血压升高。后来,病人被送去其他的科室做手术,将肾上腺上的肿瘤成功切除。
所以,这几年来,对于首诊的病人,蒋建家不看他们拿来的化验单。他说,化验单只能表示那个时候的数值是否正常,不代表其不会再发生变化。
他常说,诊断要像警察,需要足够的依据;治疗要像厨师,火候要掌握好,哪个时段要用什么药多少剂量,不能照书来。
要让病人对自己的病有信心
内分泌疾病复杂又顽固,可分两大块内容,一是由内分泌腺引起的疾病,如腺体肿瘤;另外一种是内分泌组织本身的分泌功能和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代谢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幸福生活来得太快,很多人因不适应而导致内分泌疾病的发生。
如果一个慢性病的医生,业务水平不够扎实,那么病人都会跑光光。蒋建家说,慢病患者,他们前三次来找你看病后,就会开始比较,然后可能换医生或者换医院。如果没有让病人感到效果好,下一次病人就不来了。
别看蒋建家一脸的严肃,其实他很幽默,他说自己对病人的态度“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差”,但是对病人就是要让他们开心着来,笑着出去。首先,要让病人对这个病有信心,相信自己找对了医生;其次是能够帮病人解决一些平时的困惑,体会他们的难处。
近年来,蒋建家开始关注糖尿病患者群体。去年,他发明了一款糖尿病饮食管理扑克牌,扑克牌的设计理念是以90热卡为基本单位,尽管每一张扑克牌的食物不同,重量不同,但热量都是90热卡。他将食物的种类创新地分为13类:未加工主食、已加工主食、直接食用主食、禽畜肉类、蛋奶豆制品类、海产品、高糖水果、中糖水果、低糖水果,蔬菜类、饮料、酒等,让糖友们能够边娱乐边学习。
他研究内分泌疾病长达34年
出生于1964年的蒋建家,当时家里有多个兄弟,父亲原来在百货公司上班,哥哥们去当兵了,就轮到他“补员”,当时只要一“补员”,就是“锄头换米证”,算是有了工作,可以增加家里的收入,减轻父母的负担。
当年,父母的身体不好,不想让他到外地去上大学,为了让他留在泉州“补员”,父母将他从学校发回来的练习提纲藏起来,尽管上学的道路困难重重,但蒋建家最终还是考上了福建医科大学。他说,当时学医,也是觉得能够学一门手艺,好就业。
毕业后被分配到南安梅山光前医院,在南安工作了3年,又调回泉州人民医院工作了10年,1999年到泉州市第一医院工作至今,原本都在大内科工作,1986年开始专做内分泌科,蒋建家致力于内分泌疾病的研究长达34年。
2018年,蒋建家任首届泉州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今年,泉州市第一医院还成立了泉州市糖尿病专病中心,在蒋建家的组织指导下,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系统、规范的诊疗。
蒋建家的有些理念比较超前,他的孩子本科读的是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去年已回国工作。他们一有时间,就会探讨一些关于人工智能的话题,人工智能可能取代医生,但唯独取代不了医生为病人做的两件事,第一是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的直观感受,第二是医生给病人的信心和信念。
不管是培养孩子,还是对待科室的年轻人,蒋建家不会以自己的能力来要求他们要做什么。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和天分,他们应该按照自己的潜能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