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2月27日讯(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通讯员 小敏 文/图)这几日,泉州市区东街南俊路口的信号灯进行了调整,由原先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同向通行,更改为先后通行。今天上午11点半,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www.mnw.cn)记者在现场看到,自信号灯调整以来,不少市民仍旧不习惯,闯红灯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执勤人员向陈先生介绍信号灯调整情况
辖区鲤城交警一中队民警李茜介绍,东街南俊路口车流量大、道路不宽,原本该路口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信号灯为同向通行,但在上下班、上下学高峰期时,路口的电动车、小车很多,通行效率不高。从24日起,该路口的机动车道信号灯改为先东西通行后南北,四个非机动车道的信号灯改为同时通行。同时,非机动车道交通信号的灯控时间调整为平峰期15秒,高峰期25至30秒,增加了行人及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通行频率。
为提醒市民注意信号灯变化,鲤城交警在该路口的四个方向皆安排了民警引导。不过,仍有一些市民在未观察斑马线信号灯的情况下,直接跟随机动车道信号灯直行,既造成拥堵,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上午11点40分,市民陈先生驾驶电动车从南俊路往北方向行驶,闯红灯被民警拦下。在民警的提醒下,陈先生才意识到路口的信号灯不一样了。“我经常走这条路,以前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信号灯是一样的。”陈先生说,这个路口车很多,四个非机动车道的信号灯同时亮的话,骑电动车过马路方便了很多,下次自己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随后,王先生驾驶的电动车也因为没注意看信号灯,差点与机动车发生碰撞。
民警表示,针对该路口查处到的电动车违法行为,主要以教育为主,让违法驾驶人帮忙引导其他车辆代替处罚。
鲤城交警提醒,虽然路口的信号灯有所调整,但还是要以非机动车道交通信号灯为准,要在非机动车道绿灯亮起方可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