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湾半月3次误捕中华鲟 疑厦门放流的

来源:闽南网 2012-12-03 07:29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71310@@_A05_w_zy2c13
中华鲟身上有蓝色标志带

  闽南网12月3日讯 “没想到捞上来一条中华鲟。”昨日下午4时30分,在石狮锦尚镇厝上附近菜市场,渔民邱先生抱着中华鲟向周围的人展示。

  邱先生说,中午12时,船在离岸5海里处,他一网撒下去,觉得网有点沉,拖上来一看,网住一条怪鱼。当时邱先生没多想,就和其他杂鱼一起,拉到市场上准备出售。“在菜市场边,一位年轻男子一直打量着这条鱼,然后出价2000元准备买走。”邱先生说,当时谈好价格,他收好钱,准备将鱼提给顾客时,才发现这条鱼背上,还有一条蓝色标志带,就觉得这鱼肯定不一般,有可能是国家保护动物,当即将2000元退给对方。

  为慎重起见,他拨打110向深埕边防派出所求助。民警确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体长123厘米,头宽13厘米,体重20斤。在民警帮助下,邱先生将其放生。

  早在11月17日,泉州台商投资区浮山村的渔民老张讨海时,也曾意外捕到一条中华鲟,与渔民邱先生捕到的这条中华鲟的体长、体重几乎一样,而且背部都有一条蓝色的标志带,显示其为放养的科研用鱼。

  无独有偶,11月16日,在晋江金井南江村5海里的围头湾海域,渔民也曾捕捞到一条类似的中华鲟。

  中华鲟为何如此频繁地出现在泉州海域呢?记者了解到,今年11月6日,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厦门繁育保护基地,曾在厦门海域放流了150条中华鲟,并在这些中华鲟身上设置了体外体内标志,上面有编号和联系电话。其中9条中华鲟身上安放GPS仪器,用以追踪水温、水深和区域等科研数据。由于这批中华鲟要北上长江、黄海,途经泉州海域,因此会被泉州渔民误捕。

□专家提醒

  中华鲟又称鳇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和“水生物中的活化石”的美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和长江中。误捕到中华鲟,应当立即无条件放生,否则属于非法捕杀。若是发现受伤、搁浅的中华鲟,应及时报告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对于已经死亡的中华鲟,应联系相关部门或联系放流单位。(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华健 通讯员 黄旭东 张小龙 文/图)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视频】鹤舞永春 传承五洲——2025年永春
  • 晋江鞋都电商园抖音选品中心正式启动
  • 2025年永春白鹤拳传承发展大会举办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樟脚古民居:彩石流韵 岁月成诗(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樟脚古民居:彩石流韵 岁月成诗(视频)
    第三届海峡两岸清水祖师文化交流活动在泉州安溪启动(视频)
    第三届海峡两岸清水祖师文化交流活动在泉州安溪启动(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党报记者八闽行·基层共学⑩丨古厝侨楼间 泉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福建万亩雪蔗迎丰收 精深加工促农增收 福建万亩雪蔗迎丰收 精深加工促农增收 版权赋能 古韵新生 ——泉州市鲤城区探索 福建省委完成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山海研学记 | 山海交汇处,少年踏浪归 跨越山海寻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