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无人机掠过永春的茶山云海,当通航物流架起特色农产品的“空中走廊”,这片被誉为“闽南桃源”的土地正以凌云之志,书写着县域低空经济的创新答卷。2025年8月,永春县在杭州“2025低空空间规划与发展大会”上被授予“自然资源部部省合作项目规划与应用实践基地”牌匾,成为全国首批入选的八个县(市、区)之一,标志着永春低空经济发展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协同体系。
战略锚定:国家级平台托举产业高度
“低空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县域是其落地发展的核心载体。”这一共识在“2025低空空间规划与发展大会”上获得300余位政企学研专家认同。永春县精准把握这一转型机遇,作为全国首批实践基地,已明确发展路径:科学规划低空空域,探索分层分类分时利用模式;聚焦智慧农业巡检、特色农产品物流、森林防火监测、文旅空中观光四大领域;加速建设闽南低空经济示范县,力争2030年建成区域性低空应用枢纽。

产业筑基:全链条布局激活发展动能
战略落地需要实体项目支撑。2025年9月,总投资5-8亿元的永春航空港低空经济全产业链项目正式签约,中国电建集团等行业龙头入驻,为产业注入硬核力量。项目聚焦无人机研发制造、飞行员培训、通用航空基站运营三大核心,同步布局农田植保、河道整治等多元化应用场景,形成“研发-培训-应用”闭环生态。

仅两个月后,永春航空港低空经济产业实训基地在泉州技师学院永春校区落地,首批CAAC无人机驾驶执照培训班开班,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的“永春模式”正式启动。

场景破局:低空科技赋能民生百态
低空经济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对百姓生活的实实在在改变中。
在永春的田间地头,无人机为智慧农业插上翅膀,为芦柑、茶叶、水稻等农作物种植进行喷洒、施肥;在深山密林,构建“空地两维作战”巡查体系,无人机应用管理平台覆盖影像面积近7万亩,实现森林资源巡查全覆盖。
在2025年永春芦柑品牌文化推介活动上,6台无人机现场进行低空运输及喷雾作业,展示了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




展望2030:打造区域性低空应用枢纽
当茶山清香与无人机引擎声交织,当传统县域与未来科技相遇,永春的低空之上,正升腾起无限可能。
站在国家级实践基地的新起点,永春以“闽南低空经济示范县”建设为抓手,持续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发展模式,力争到2030年建成区域性低空应用枢纽。
从空域资源优化到产业生态完善,从技术创新突破到人才梯队建设,永春正以每一个扎实的步伐,让低空经济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