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区河市镇发起文明倡议
移风易俗 “佛生日”不再大操大办
明天(农历十月十八)是泉州洛江区河市镇官洋村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日子之一——“佛生日”。作为闽南一带特有的传统民间节日,这一天,家家都会祭祀请客,喝酒猜拳、看大戏等,通常会热闹到深夜。
不过,这两天一封《致官洋村村民的倡议书》发到了每个村民的手里,“佛生日,只敬神,不请客,反对铺张浪费,厉行节约”等这样的标语也挂在了村里的村道旁。据了解,今年不止官洋村,整个河市镇的各个村庄都在发出这样的倡议,提倡移风易俗,“佛生日”“普度”这样热闹的日子只敬神,不大事宴请宾客。在洛江区,与河市镇相邻的马甲镇此前已率先推行这一举措,而且成效显著,得到了村民们积极的响应。
发倡议书拉横幅 河市全镇发起倡议
按照往常,“佛生日”快到了,官洋村的村民们都会忙得不可开交:要请哪些人、请多少人、准备些什么酒菜……不过,一封倡议书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往年的这个时候杜大叔家已经在筹备七八桌打算叫上亲朋好友热闹热闹,看到这个倡议,他决定只叫上几个亲戚弄点小菜,一家子凑成一桌聚一聚就好。
“这个倡议是镇里发起的,主要是禁止大操大办、避免铺张浪费,提倡只敬神,不请客。”据河市镇官洋村村支部书记杜振辉介绍,前段时间,村委会和村里的老人会就把禁止大操大办“佛生日”的倡议书发到了村里的每家每户,并且还特意制作了横幅挂在村道旁,加大宣传。
不仅在官洋村,河市镇的其他村落都纷纷提出了禁止大操大办“佛生日”“普度”的倡议。
“2014年以来我们就一直这样提倡,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今年我们镇对禁止大操大办方面更加重视,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据悉,除了发文明令重申禁止大操大办“普度”、“佛生日”,河市镇全面发动宣传,努力把“普度”“佛生日”转变为“公益活动日”“扶贫济困日”等,在破除旧俗的同时立新风。
“佛生日”大操大办 热闹却“伤”人
“佛生日”“普度”等是闽南特有的传统民间节日,可是热闹归热闹,随之而来的还有许多扰人的问题。
不少村民反映,每年佛生日,狭窄的村道总会挤满车,有时候因为找车位还会引来纠纷;因“佛生日”“普度”喝酒造成的酒驾醉驾引起的交通事故、酒后争吵寻衅事件也不在少数;另外,宴请宾客还容易造成村民们攀比的心理,一来二去,给村民造成不小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如此一来,禁止大操大办还是获得了不少市民的支持。今后也将继续推行下去”。
对于不办“佛生日”,不少泉州本地市民表示支持。有人说,不办“佛生日”,不用为碍于人情世故选择先去哪家;有人说,不办“佛生日”,主人家也不用愁要请谁不请谁;有人说,不办“佛生日”,男主人不用在为“佛生日”喝得大醉;也有人说,不办“佛生日”,女主人不用再为饭菜辛苦奔波;不办“佛生日”,也不会再听到关于宴请酒菜的闲言碎语。
马甲镇推行3年 群众省下超5000万元
据了解,在洛江区率先推行禁止“大操大办佛生日”当数马甲镇。2013年起,马甲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禁止大操大办“佛生日”、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活动,为群众节约资金超过5000万元。
马甲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禁止大操大办之前,镇里的“佛生日”活动很是隆重。很多村民会请十几桌甚至几十桌,有些企业还把企业所有员工请来一起热闹。不少宴席的酒菜档次也很高,这样一来造成很严重的铺张浪费的现象。个别村民办“佛生日”的同时,竟然请来一些黄色低俗表演(也称“轻音”),带来很不好的社会影响。于是,2013年年底,镇里便开始推行勤俭节约,倡议禁止大操大办“佛生日”,通过发放传单、进村设卡等方式,取得了很不错的成效。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很不理解。”该工作人员说,刚开始的时候在村里设卡监督,一个村要设三四个点,加上驻村干部等20多个工作人员守一个村,有时还会起争执,“现在每个点两三个人就好了,都没什么事,基本上也没有人大操大办了。不过也怕会返潮,镇里会继续推行监督下去”。
“已经禁止好几年,现在大家都不大操大办了,感觉省钱省心又省力。”林先生家住马甲镇潘内村,以前办“佛生日”他家要请上七八桌,酒需要十几箱,几年下来,渐渐地酒变成只要三箱,再到一箱,到现在只是叫上亲戚几个人凑上一桌,都用不上买什么酒了。他大致算了算,菜是自家做的,加上酒和菜的成本一年能省下四五千元,“现在不请了,也不用忙前忙后了”。
相关链接
小办不办“佛生日” 南安多地已先行
2015年8月,南安市东田村、湖山村等陆续发起倡议,提倡移风易俗,“佛生日”“普度”等热闹日子只敬神明,不大事宴请宾客。这两个村是东田镇最早推广“佛生日”移风易俗的两个村庄,随后在整个东田镇推行开来,之后又扩大到溪美、柳城、霞美、美林、翔云等各乡镇。(记者 龚翠玲 通讯员 杜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