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是补齐民生短板、改善人居环境、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举措。今年,鲤城区将“公厕改造改建”“江南新区社区公厕移交区级管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提升公厕管理水平。经过3个月的施工,目前,鲤城区完成甘棠巷公厕、仙景街公厕、古龙路公厕等3座公厕的改建,并对观东巷公厕、宫后巷公厕等15座公厕进行提升改造,均已投入投用。
甘棠巷公厕
近日,走进鲤中街道升文社区的甘棠巷公厕,经过改建,公厕外观采用闽南仿古红砖结构,地板和墙壁则选用大理石,洗手台、自动感应出水装置、照明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改建后的甘棠巷公厕内部空间宽敞明亮,功能分区明确,可谓“颜值”与“内涵”兼备。
“此次公厕改建均按照国家二类以上公厕标准实施,对内外装修、照明、洗手设施等全部换新,功能进一步完善。”区环卫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改建的3座公厕均配备第三卫生间,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群体使用。
此外,鲤城还对15座公厕进行提升改造,“这些公厕存在设施陈旧、配套不全等问题,”区环卫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道,此次纳入改造提升的公厕都是人流量大、如厕需求相对集中的公共厕所,针对每个公厕存在的具体问题,分类实施改造,分批提升规范管理,“像曾井巷公厕的墙面出现破损,我们对墙面进行修补,并铺设新的墙砖。”
据介绍,目前,鲤城辖区纳入常态化考评的公厕共有220座,收归区管的公厕,设施养护、卫生保洁有专人负责,实现“一厕一管理员”。今年,江南新区有52座公厕将移交区级管理,届时,全区公厕将由区级统一管理,实现社区公厕管理无死角。(苏毓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