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前的官溪杂草丛生,溪水散发恶臭。
整治后溪水清澈,周边生态环境大有改善。
惠安县紫山镇的官溪村,因村里的一条官溪而命名。官溪全长约4.6公里,是黄塘溪的上游支流。在10多年前,村里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导致官溪污染严重。近几年,经过整治,官溪有了巨大的变化。近日,记者来到官溪村,实地了解溪流整治的情况。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官溪村,从村口进来不久,就可以看到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溪面上群鸭悠悠戏水,偶有白鹭起舞。沿着官溪行走,溪旁是一条自行车道,可以供村民骑车以及散步休闲。道路旁边是一片田地,农民在田地里劳作,偶有田间归来的乡民走过,亲切地跟你打招呼,恰似故人来。
溪中的码头拱桥恰如彩虹般横跨于溪流两岸,溪水旁的木栈景观台上,几名村民在悠然垂钓。“这条官溪变化太大了,几年的时间就大变样,之前哪里想到能在这条官溪旁钓鱼。”村民杨阿伯说,官溪经过整治后,水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清澈见底,与之前的黑恶臭的溪水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记者了解到,2004年,官溪村开始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村里大多数人都养猪。当时,沿着官溪行走,溪边全部都是养猪棚,养殖户为了方便,直接将猪粪水全部排入官溪,导致整条官溪恶臭不堪,连溪边的道路都满是猪粪水,没有一处是干的。据官溪村村委会主任杨向阳介绍,当时村里有200多户村民,将近一半都在养猪,小的养殖户养几十头,大的养殖户有的养数百头,总数量非常多。养殖高峰期,全镇生猪存栏占全县数量第一,然而生猪养殖业的无序发展,让清澈的官溪变得乌黑发臭,遭受严重污染。
“那时候,村里都没人愿意走到官溪旁,不仅道路上泥泞不堪,都是猪粪水,空气中也弥漫着恶臭。”杨向阳说,那时候官溪周边的区域,在村民眼中,就是一个养猪区域,环境特别糟糕。2016年县委县政府将官溪整治列入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对官溪进行清淤加固,并在周边铺设休闲漫道,道路进行水泥硬化,建设休闲亭和休闲公园;同时,惠安县重新进行畜禽养殖“三区”(可养区、禁建区、禁养区)的划定,官溪村被划为禁养区,由紫山镇政府组织对官溪村的生猪养殖棚进行拆除,官溪的整个生态环境有了改善。“现在的官溪周边成为村民休闲的地方,很多人到溪边垂钓散步,非常受欢迎。”杨向阳说。(泉州晚报记者黄枫 文/图)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