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1月18日讯(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漳州市委编办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从明确职责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培育发力,主动靠前做好服务保障,助推漳州市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厘清边界提效能。聚焦新兴产业管理职责不清、无从发力问题,在充分调研摸底基础上,参照省上模式,将低空经济发展相关职责划归具体职能部门,形成由漳州市发改委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工信局等部门各司其责的机构职能体系,并在全省率先构建低空经济工作体系,率先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为我市低空经济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优化配置强保障。加大编制资源统筹调配力度,核增市发改委、科技局、商务局、国资委等部门行政编制,优化市属高校编制配备,将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精准投放到事关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关键点,最大化限度发挥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以“小编制”撬动低空经济“大发展”。
人才培育助发展。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发展机制,成立漳州市低空技术校企合作联盟,积极向上争取推动闽南师范大学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学院,4所中职学校新增设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等4个专业点,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人才定向培养模式,开办“世辉航空订单班”,首批60名学员实现“入学即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