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1月18日讯(通讯员 漳浦融媒)食品产业是漳浦县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漳浦县以“三梳理一融入”思路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建设食品专业园区,招引关联企业集聚,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拳头产品”,不断提升“漳浦味”的市场竞争力。
连日来,在漳浦县大南坂食品产业园的漳浦县达川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各类果汁产品源源不断进行着灌装打包作业。
这家深耕行业三十余年的企业将产业与漳浦丰富的水果资源互补,推出了浓缩果蔬汁、果蔬原浆、鲜榨果汁等多个系列的饮品组合,2024年实现产值6.8亿元,产品直供可口可乐、喜茶等知名品牌。
“每年我们都会计划大量收购本地当季的水果,例如5月份的荔枝,8月份的余柑,9月份的杨桃、柚子等。”该公司总经理徐岩松说。
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各种难题也接踵而至,扩建厂房的用地、用水、用电问题就曾让达川食品等企业十分犯愁。
据漳浦县工信局副局长陈春阳介绍,针对用地约束,他们按照“三梳理一融入”思路,积极盘活低效用地和闲置厂房,加大了食品企业的土地供应。针对用水用电问题,主要是加大资金投入,对各园区的水电供应进行扩容,在保障现有食品企业运行的基础上预留一定的水电供应储备。
“三梳理一融入”即梳理国土空间布局、梳理产业空间布局、梳理功能配套布局,融入数字科技赋能,以全县“一盘棋”思想为引领,通过编制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漳浦已先后为绿泉、达川、神味、新润、奇滋美等食品企业增资扩产解决了要素保障问题。
据了解,福建省奇滋美食品有限公司将在11月份就要把厂房从大南坂工业园搬迁至黄仓工业区,工厂建筑面积扩大10余倍,将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和产品升级。
“新厂投产后预计日产豆沙馅100吨、卡仕达50吨,满负荷产能可达150吨,仅需200名员工就能完成传统工艺500人的工作量。”该公司董事长杨艺新说,全自动生产线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打造更好的生产环境。
针对要素保障难题,漳浦还计划升级规划大南坂食品专业园区,新规划长桥食品专业园区,通过政策、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科研投入,深耕细分领域,为食品产业发展打开了空间。
“我们通过与江南大学、福州大学、吉林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破解食品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改升级、质量控制、品质提升等方面困难问题,在技术创新上取得明显成效。”陈春阳说,当前全县食品产业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
梳理要素赋能产业升级成效显著,漳浦县2024年首度入选全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并连续两年入围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今年上半年,漳浦县地区生产总值297.74亿元、增长6.1%;1至8月,规模工业总产值282.73亿元、增长12.5%,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正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