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恰逢中秋团圆时节,洛滨村锣鼓暄天、热闹非凡,区委书记林晓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婉儿与乡亲们一同在村口迎接郑绵平院士的归来。
“欢迎回家!”区委书记林晓强紧紧握住来自龙文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之手,话语里满是乡情与暖意。在林晓强的陪同下,郑绵平乘坐电瓶车沿村主干道参观,每到一处都驻足细观,目光中充满对家乡景致的熟悉与眷恋。行至节孝坊前,郑绵平静静凝视坊身,并凑近细看蔡世远碑刻上的文字,触摸着岁月留下的痕迹;走进陈淳纪念馆中,郑绵平缓步浏览馆内陈列,在展陈前驻足良久,“无论身在何处,龙文永远是家乡,看到这些老物件,就知道自己从哪儿来,根在哪里。”
月是故乡明,情是故乡浓。在院士文化广场的凉亭中,郑绵平与乡亲亲朋围坐在一起,观看木偶戏表演,品尝着家乡的月饼和糕点,回忆着自己在家乡度过的美好岁月。
座谈中,林晓强向郑绵平院士介绍了洛滨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并对郑院士始终心系桑梓、情牵故里,关心、支持家乡发展表示感谢。
座谈后,乡音更浓。郑绵平院士与乡亲们亲切问候,留影纪念。谈及家乡,他语气愈发动情,为乡亲们送上节日祝福,他表示,“希望家乡龙文能越来越好!”
郑绵平院士简介
郑绵平,男,汉族,1934年11月17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盐湖学和地质矿床学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矿产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郑绵平曾就读于漳州第一中学,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2022年初任国际盐湖学会主席,自然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在锂钾硼等盐类资源基础研究、调查评价及提取利用等方面有着长期的工作积累,是察尔汗钾盐湖的发现和评价者之一。为缓解中国钾盐短缺和丰富陆相成钾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带领建成我国首条盐湖提锂工业化生产线;作为海相锂钾找矿新领域开拓者,提出了滇西南侏罗纪钾盐“二层楼”和四川三叠系找钾锂新方向;提出盐类学(Salinology)研究方向,以及“盐湖农业”和盐湖地质生态学新概念。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多项,获无机盐协会终身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