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8月26日讯(通讯员 黄婧 纪张蕊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您好,这里是芗城区人社局,请问是陈同学吗?了解到你目前还未就业,想问问你的就业意向是什么?”8月一个平常的早上,芗城区人社局的“就业红娘”小林拨通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陈同学的电话。电话那头,陈同学略显犹豫地说:“我学的是市场营销,想找新媒体运营或活动策划相关的岗位……”小林立刻翻开手边的台账:“正好!8月18日漳州吾悦广场有场招聘会,符合你意向的岗位有3个,你可以通过“漳州就业1580”线上平台投递简历,也能到线下和HR面对面了解!”
当下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时期,这样的对话,近期每天都在芗城区人社局上演,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芗城区人社局打出“促就业组合拳”,为毕业生提供系列“量身定制”的就业服务。
芗城区人社局工作人员电话联系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1131”就业服务
“一人一档”精准匹配,为青年就业“量体裁衣”
为让服务更“对味”,芗城区人社局依托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梳理出856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建立了“就业意向+技能水平+困难诉求”动态台账。每一份台账都像一本“就业考卷”,记录着毕业生的“求职痛点”,如有人愁“专业不对口”、有人缺“实习经验”、有人担心“薪资太低”。针对这些需求,人社局认真落实“1131”就业服务机制,即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电话、短信、上门走访实现“一对一”全覆盖,这套“定制化导航”已累计帮助297人就业。
“就业红娘”牵线搭桥,为青年就业“上门服务”
“以前总觉得找工作像大海捞针,现在‘红娘’直接把岗位送到家门口!”芗城区蒋同学最近刚入职某家托管机构做老师,说起这段求职经历,她眼里满是感激。今年6月,芗城区人社局启动的“就业红娘”专项行动成了她的“及时雨”——由人社局干部与镇街业务骨干组成的“红娘团队”主动上门,带着一沓岗位清单和技能培训手册铺就了她的就业之路。
这支特殊的“红娘队伍”瞄准24名困难家庭毕业生的个性化需求,像“月老”牵线般对接企业。截至目前,8名困难毕业生已成功找到工作,岗位涵盖教育、电商、餐饮等多个领域。正如“就业红娘”常说的:“我们不仅要帮他们‘找到工作’,更要帮他们‘稳住生活’。”
芗城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实地了解创业项目
点燃创赛青春之火,为青年就业源头赋能
除了“找工作”,芗城区人社局还鼓励高校毕业生“造岗位”。今年,芗城区人社局积极组织高校毕业生参与福建省“青春之歌”创业创新大赛、资助项目申报等赛事活动,累计申报项目54个,涵盖医疗、服务业、新媒体等领域。其中1个项目获省级奖项,6个项目获市级奖项。
获奖项目“简辛科技服务”“闽韵文化传播”成功落地后,已带动20余名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形成了“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让更多毕业生实现了“把爱好变成事业”。
2025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市级资助项目答辩现场
下一步,芗城区人社局将持续探索“岗位开发—技能培训—跟踪服务”长效机制,深入企业摸排用工需求,加密开展“小而美”的专场招聘会,同时落实创业补贴、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用“真金白银”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好就业、就好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