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在组织收听收看漳州市防暴雨工作视频会议后,龙文区区长洪维椿立即组织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市级会议精神,对龙文区防暴雨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吴维桑参加会议。会后,区领导还前往辖区部分水库及村庄易涝点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区领导陈婉儿、林旺盛分别参加。
龙文区各镇(街)、开发区迅速行动、全面部署防汛工作,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蓝田经济开发区
蓝田经济开发区全体干部职工奔赴7大片区企业、在建工地开展巡查,了解企业、工地防汛备汛工作开展,指导督促企业做好相关防御措施。针对辖区低洼地带、易涝点等开展全方位排查,及时对堵塞下水道等进行全面清淤,加快排涝抢修;同步监测雨情水情、及时预警。
蓝田街道
蓝田街道第一时间深入辖区,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对河道、低洼易涝区、老旧房屋等关键区域和薄弱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累计排查问题37个,均及时进行整改。对居住在危旧房屋、低洼易涝区等危险区域的群众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动态管理台账,确保在险情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定位群众位置、掌握人员情况,为快速高效组织转移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已入户排查122户。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信息传递畅通无阻,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及时准确。
步文街道
步文街道第一时间深入各社区,重点对低洼地带、老旧住宅、建筑工地、易涝地下车库等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对于发现的问题现场协调解决,全力保障居民出行安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始终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收集和上报各类防汛信息,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调度救援力量进行处置。
碧湖街道
碧湖街道对全街道河道、地下室、排水系统等防汛重点领域和关键设施进行“拉网式”隐患排查,逐项梳理潜在风险隐患,做到排查全覆盖、无死角。多渠道加强防汛宣传力度,及时通过广播、微信群等渠道向群众传递天气预警信息及防汛个人防范常识,增强群众抗灾自救及防汛应急意识,确保安全度“汛”。各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各项防汛措施,全面检查各社区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落实应急队伍、物资、器材、预案“四到位”,确保抢险时运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朝阳街道
朝阳街道第一时间对全街道14个村(社区)开展拉网式入户排查,重点针对低洼地带住户、老旧房屋居民、易积水点周边群众等群体,详细了解房屋安全状况、排水情况及群众避险需求,及时劝导协助独居老人等住户转移避险,同时强化跟踪管控,确保转移人员不回流。目前已转移安置群众12人。提前对辖区内的河道、涵洞等易拥堵点位进行清淤疏通,并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积水路段、危桥等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和警示标识,做好往来车辆行人安全警示提醒,保障人员安全。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转发汛情雨量信息与避险知识至各村(社区),强化与各村(社区)信息共享与对接,确保信息畅通、响应及时、处置高效。
景山街道
景山街道全员力量下沉一线,强化水利设施巡检,紧盯低洼区、危旧房、山边水边等重点区域,深入辖区,细致排查排水系统、地下空间等隐患风险点,严防次生灾害。同时,发动党员、社区“两委”、楼栋长、网格员以及15支防汛抢险队伍深入各网格,严格落实“四个一律”要求,确保重点人员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备足备齐防汛“五小件”等物资。充分运用LED显示屏、喇叭、微信群等载体,多种渠道宣传避险知识,进一步提升居民自救互救能力。
郭坑镇
郭坑镇开展16个水利设施(含水库1个、水闸10个、排涝站5个)、低洼地带、高陡边坡、施工工地、非景区景点、水库、水利工程等重点部位排查,并提前做好警示标识,累计使用村村响、村部LED、微信群、朋友圈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开展宣传动员。累计转移群众49人次,57艘渔船全部回港靠岸。提前预置电力、交通、城管执法、消防、公安、武装部为主干力量的镇级应急抢险救援队50人,各村(居、场)相应成立应急队伍10支90人,16名管护人员全部在岗在位。清点和检查镇级及各村(居、场)防汛防台物资储备点11个,及时补充手电筒、雨衣雨鞋等物资,调配15台钩机、9辆农用车、1辆铲车等。针对7月21日铁路口社霞贯段护坡出现塌陷,及时封锁现场、转移群众8户23人,目前已初步加固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