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体长1米,我国首次发现4.3亿年前的“海蝎子”

来源:科技日报 2021-10-04 20:07 http://www.mnw.cn/

  它形似蝎子,体长近1米,附肢长有锋利的长刺……它就是志留纪(距今约4.3亿年)的“明星动物”板足鲎(音“厚”)。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联合研究团队在我国华南地区发现板足鲎的一个新属新种:秀山恐鲎。相关研究成果近期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上。

  板足鲎是生存于古生代的一类重要的节肢动物,是现代蛛形纲的近亲。因其形似蝎子,故俗称为海蝎。板足鲎最早出现于奥陶纪,在志留纪达到了多样性的巅峰,之后走向衰落,于二叠纪末全部灭绝。

  混翅鲎是板足鲎目下的一个科级分类单元,这一类群的第三对附肢高度特化,具有长刺,形态夸张。混翅鲎独特而极易辨识的附肢与现生鞭蛛的须肢相似,被认为可用于固定猎物,是混翅鲎较强捕食能力的体现。

  然而,与其较高的曝光度相比,学界一直以来对此类动物缺乏深入了解,已报道的混翅鲎共两属四种,均依据来自志留纪劳俄古陆的少数化石标本建立,且近八十年来一直没有发现新的类群。有限的化石极大限制了我们对该类群形态多样性、地理分布和演化历史的了解。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生王晗在王博研究员指导下,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研人员合作发现的秀山恐鲎,是混翅鲎一新属新种,填补了混翅鲎类在中国乃至整个冈瓦纳大陆的空白,也代表了已知最古老的混翅鲎化石记录。

  秀山恐鲎体型较大,体长可达近一米。其第三对附肢特化增大,其上具密度较高的硬质长刺;后体及尾部似蝎。科研人员基于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分析,重建了秀山恐鲎的形态,并确定了其在板足鲎家族中的系统发育位置。

  这次发现的化石具有保存完好的附肢,以及生殖附属器、尾部、体表纹饰等特征,为混翅鲎科形态多样性讨论提供了诸多新证据。此外,华南地区志留纪早期的浅海地区尚未发现大型捕食性动物,而秀山恐鲎作为具捕捉“利器”的大型节肢动物,极有可能在这一环境中扮演着顶级捕食者的角色。

  一直以来,志留纪板足鲎的化石记录多集中于劳俄及其周边地区,而在广大的冈瓦纳大陆及周边则很少发现板足鲎的踪迹。此次板足鲎化石在华南的发现,表明在冈瓦纳大陆及其周边可能也存在着繁盛的板足鲎类群。(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原标题:体长1米,我国首次发现4.3亿年前的“海蝎子”
责任编辑:柯金定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非法收受财物3501万余元 中石油原董事长王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春良
  • 筑牢安全防线、提升应急避难能力水平 5项国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赖清德全输了!岛内一项民调显示:马英九 民进党若靠罢免增家6席,韩国瑜恐下台,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查询时间 与土耳其政府和解 库尔德工人党将解散 澳大利亚新一届内阁宣誓就职 以色列要求国际刑事法院撤销对内塔尼亚胡 韩国总统选战正式打响 李在明成为1号候选 2025年重庆高考总分多少 重庆高考时间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