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口负增长有哪些影响
凭借人口红利而实现高速发展的中国,一旦人口负增长,会带来哪些影响?
据媒体报道,在黄文政看来,人口负增长在一开始是缓慢的,拐点晚一年或早一年到来影响并不大,可能会对人们带来一些心理冲击。但从长远来看,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黄文政认为,负面效应并不会因为人口负增长而立刻体现出来,但随着人口减少越来越多,对所有行业都会造成影响。
首先年轻人的消费会萎缩,市场信心会下降,创新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此外,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国家财政负担加重,许多钱要投入养老,影响整个基础设施投资,因为需求和财力的不足,对整个国家来讲,活力也会下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表示,真正值得担忧和警惕的是人口下降过快。
“近几年人口加速老龄化,为个人、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和养老负担,还涉及到产业、经济结构,老年人的红利并没有那么容易开发。”王广州说。
据媒体报道,目前已经有部分省份养老金入不敷出。医保也在通过支付方式改革、限制辅助用药等实现控费。
5、如何面对负面影响
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单靠某一个方面很难扭转这个趋势。应对人口负增长还需综合施策,比如鼓励生育,延迟退休,降低婚龄等。目前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人口素质,以人口质量弥补数量。
恒大研究院任泽平团队发布的《中国生育报告2019》建议,应多举并措解决人口问题。
一是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覆盖从怀孕保健到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
二是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提升0-3岁入托率从目前的4%提升至40%,并对隔代照料实行经济鼓励。
三是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并对企业实行生育税收优惠,加快构建生育成本在国家、企业、家庭之间合理有效的分担机制。
四是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
五是加大教育医疗投入,保持房价长期稳定,降低抚养直接成本。
不难发现,其他国家无论采用何种措施,其核心都是减轻家庭负担,并帮助分担一部分养娃成本。
除了生育政策以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其他方面的措施都应该进一步完善与跟进,以便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
人口负增长带来的人口红利消退,对我国的发展方式提出了重大挑战。在依靠大量劳动力资源投入的人口红利发展模式不再适用的情况下,为保证未来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地发展,尽快向以科学技术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技术红利转变,几乎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目前,技术进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经大大超过了人口红利的贡献率,达到了60%左右。由此可见,技术红利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已经占据了主导。
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13.950, 0.00, 0.00%)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从人口红利向技术红利转变,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可能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