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公司注销无望,没想到新政策解决了大问题。”近日,一位市民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登记窗口咨询企业注销事项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原来,这位市民的家人是厦门一企业的股东,不久前突发疾病离世,该企业因此面临特殊情形下的注销适用难题。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主动引导其通过新推出的“代位注销”机制办理,帮助这家“停滞”企业顺利画上句号。
企业退出是市场“新陈代谢”的重要环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在全省率先出台《“代位注销”登记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通过完善经营主体退出制度,畅通经营主体退出“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升注销便利度。
据介绍,“代位注销”是指因投资者死亡、注销或被撤销,导致其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经营主体难以办理注销登记的,可由该投资者的合法继受主体或股东(出资人)提交明确承继关系的材料,代为申请办理普通注销登记的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指引》梳理8类投资者“缺位”具体情形,分类提供符合法律规定的解决方案。同时,《指引》明确事前救济、事后纠错两类途径,对无法办理注销登记的,或办理“代位注销”所依据的申请材料被法院确认不成立、无效或者撤销的,明晰相应救济渠道,形成“代位注销”办理闭环。
据了解,近年来,厦门市场监管部门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化“准入-准营-退出”全链条证照便利化改革创新。准入环节推行“一站式”开办服务,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准营环节创新实施“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8项市场监管领域许可实现“当场承诺当场发证”。此次推出的“代位注销”机制,是该局在退出环节打通的又一关键节点。“高效有序的退出制度,有助于激发经营主体竞争活力、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加大对《指引》的宣传解读力度,持续升级线上线下办理渠道,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退出便利化水平。
(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曾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