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天!城厢区人民法院刷新了全市破产案审理周期最短纪录。
这起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案,是城厢区人民法院借助莆田破产案件一体化管理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债权人会议,同时探索管理人先提起追收未缴出资诉讼后征询债权人意见的简案快审新做法,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一次性完成全部事项,既维护债权人利益又提升了案件办理效率。
破产审判工作肩负着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职能作用。莆田法院聚焦各类市场主体对办理破产工作的司法需求,依法履职、主动作为,持续提升破产审判能力水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目前,莆田中院已出台《企业破产案件审理规范指引(试行)》《关于加强执行转破产直通工作的实施办法》等制度,细化破产审判办理流程,优化破产审判工作质效。同时,不断充实破产审判团队力量,培养破产审判专业化人才。定期组织破产业务培训,通过会议研讨、沙龙座谈等形式,针对破产审判工作的突出问题,展开“场景式”监督指导,提升破产审判人员专业素养。
针对破产案件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探索破产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在确保利害关系人程序和实体权利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对于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务人财产状况清楚等破产案件,实行简易审理,提高办案效率。鼓励采用召开网上债权人会议、文书线上交互等方式深度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破产平台推转及电子送达方式发送法律文书和涉案材料,为各方参与人提供便捷的司法服务,提升审判效率。同时,建立“1+N”的府院联动矩阵,联合市发改委等19家行政部门单位,共同建立企业破产联动协调机制,解决企业破产过程中的信用修复、企业注销、不动产解封等难点问题,以法治化持续提升破产事务办理便利化水平。
破产资产处置是企业破产程序的重要环节之一,关系着维护债权人利益、推动优化产业布局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也影响着承租人、承包人等多方利益主体的权益。
在办理某汽车贸易公司破产清算案件时,莆田中院发现该公司尚有三处不动产,承租方用于经营汽车零售以及售后服务,如果直接拍卖该不动产,不仅会引发一系列与厂家之间的损害赔偿纠纷、承租方300多名员工就业等问题,还可能造成3.6万辆保有汽车无法继续享受售后服务。经综合研判,该案经多次修正最终形成更加合理的破产财产处置方案,并经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最终承租方得以在原址继续经营,债权人也提高了清偿率,广大购车用户的权益亦得到了保障。
莆田法院积极发挥破产重整、和解制度功能,加强对危困企业的保护和拯救。抓住危困企业的“黄金救治时间”,保护债权人利益,有效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妥善安置职工,积极盘活资产,优化破产审判治理效能。
莆田市某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业务范围广泛的小微企业,为本地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城厢区人民法院裁定受理该公司破产清算申请后,调查发现该公司对外负债主要为拖欠职工工资。为帮助企业化解债务危机,该院特邀市劳动关系协会协助调解。最终全部职工债权人同意债务人分期清偿债务的和解方案,经债权人会议全票通过的和解协议使其他债权人清偿比例达到100%。
破产审判涉及政府、企业、职工、债权人等多方利益,而高效的破产审判离不开专业勤勉的破产管理人队伍。莆田中院对管理人实行个案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根据考核情况动态调整我市破产管理人的名库和级别,促进管理人队伍优胜劣汰。
全媒体记者黄凌燕通讯员黄丽云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