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中国科特派”帮巴新人民实现“米饭自由”

来源:东南网 2025-05-30 21:38 http://www.mnw.cn/

  菌草走出国门众所周知,而相伴相生的“姐妹花”旱稻技术也不容小觑。今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远在数千公里外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有一批中国派去援助菌草旱稻技术的专家正在忙碌指导当地进行旱稻收割。经过近30年的持续接力,巴新3万多农户从旱稻种植中受益。

  1995年,巴新的东高地小伙瓦伊来福建农林大学学习菌草技术。回国后,瓦伊说服当地政府与林占熺教授开展合作。受中国政府的委派,林占熺团队第一次走出国门,不仅教会东高地人民种了菌草,长出蘑菇,还改变当地“种不出稻谷”的历史。

  现任中国援助巴新菌草和旱稻技术项目专家组组长林应兴,27年前就跟着林占熺来到当地。“巴新东高地的传统主食一直是地瓜和木薯,营养单一。”当地人民迫切希望能种出稻谷,向不少发达国家的专家求助,但因缺水、高海拔,屡次试验均没有成功。林占熺的到来改变了“米珠薪桂”的现状。

  “东高地没有灌溉系统,难以种水稻,若进行旱稻生产,会怎样?”今日下午,回忆起旱稻在巴新的试验,林占熺依然十分激动。“一年生的旱稻,拿到高温地区种植,能不能变成多年生,收割多次?”在他的不断努力下,旱稻终于在东高地结下了沉甸甸的稻穗。

  鉴于林占熺团队的出色表现。2000年5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与东高地省省长拉法拉玛签署了两省结好协议书以及《福建省援助东高地省发展菌草、旱稻生产技术项目协议书》。从此,旱稻与菌草一样,在巴新东高地得到广泛推广。亩产从451公斤不断往上攀升,最高单季产量达到568公斤,也创造了单种一次连续收割13次的纪录。2019年8月,中国启动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菌草、旱稻技术项目,推动菌草和旱稻在巴新全国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迄今已在当地举办35期技术培训班。

  这些年,林应兴在推广旱稻种植时,经常讲起菲尼图古村“逆袭成功”的故事。该村原本非常贫困,村内的两个部落常为抢夺资源纷争不断,前后死伤近百人。自从旱稻种植在这里推广,村民解决了温饱,有了收益,终于化干戈为玉帛,还立了和平纪念碑。法格瑙菲村、萨维扎村……旱稻种植在巴新村落广泛铺开。

  去年5月,巴新总理马拉佩会见林占熺时表示,中方帮助巴新实施菌草旱稻项目取得显著成绩,在巴新农业和减贫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巴新全国已有3万多户农民参与旱稻种植。当地种植户不仅实现了“米饭自由”,也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实现稻米出口。(记者 王祥楠 林先昌 通讯员 林良辉)

原标题:“中国科特派”帮巴新人民实现“米饭自由”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规模100亿元!平潭第三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风雨不停,我们不退”——福州各级各部门
  • “丹娜丝”停编!福州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华安县殡仪服务中心落成投用 洪梅镇:一只姜母鸭烹出乡村振兴好“味” 人保财险台商投资区营销服务部:战高温 男子假离婚逃避债务拒付百万元欠款 南安 长泰区主要领导赴基层开展“夏送清凉”走 石狮市政府主要领导调研住宅小区物业管理 人保财险鲤城支公司:爱和责任 保险让生 石狮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