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她是村里的“活雷锋”
“周英平时就乐于助人,这次救人绝不是偶然的。”在仁坂村村民眼中,周英是村里有名的大好人,“她勤快能干、尊老爱幼,是村里的‘活雷锋’。”
今年69岁的周维老人是周英的邻居。提起周英舍己救人的一幕,周维认为“这很正常”。她告诉记者,她家里有几亩稻田,儿女都不在家,每到农忙时节,她就犯愁。得知她的困境后,周英总会主动前往帮忙。“春天帮忙插秧,秋天帮忙收割。”
“我是看着周英长大的,这孩子,从小就很懂事。”周维回忆说,小时候,别的女孩子经常因为一件小事,跟别人大吵大闹的。周英从来不会这样,村里的男女老少对她的印象都很好。她还经常帮助村里的留守老人做事情。
提起周英,村干部连连称赞。“她有一副热心肠,经常帮助村里有困难的人,是我们村的大好人!”仁坂村党支部书记周慈钦告诉记者,“每逢雨天积水,周英就主动到邻居家里,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看到一些老人、小孩被困,她经常背起来就走,将大家转移到安全地方……”
蓼沿乡:将开展向周英学习活动
“她为我们仁坂村争了光,是我们村的骄傲。”9日,仁坂村村民林德金来到福州总院二部住院部神经外科二区24号病床探望周英。病房里,还有不少热心人士捧着鲜花来看望救人英雄。
记者了解到,周英为救一名非亲非故的小女孩而被撞重伤的消息传开后,来自社会各界对她的关爱就一直在进行着。连日来,已有近百名亲友及社会热心人士来到医院慰问“最美农妇”。
9日上午,蓼沿乡党委书记杨文建也来到医院看望周英,对她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表示赞赏,并送上3000元慰问金。杨文建表示,自从本报报道了连江“最美农妇”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后,在周英家乡引起了强烈反响。下一步,蓼沿乡将在全乡范围开展向周英学习活动。同时,乡党委、政府将采取可行措施,帮助解决周英家的生产生活困难。
短评
至善方能至美
周英在生死关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舍身救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最朴素的人性之美和人间大爱。人们把周英称为“最美农妇”,是因为“至善方能最美”。
的确,危难来临时刻,向前一步或退后一步的选择,考量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而周英选择了向前一步,成就了她愿意舍弃一切,呵护人性的至善至美的那一刹那。这一刹那,让濒临危险的生命重获新生,让几个家庭的幸福得以延续。周英用她的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勇气,什么是善良的本能,什么是大爱至善、大德至美。
在周英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美”。她是一位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平时为人和善,心地善良,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这样的品质,让我们坚信,周英舍身救人看似偶然,其实有内在的必然性。必然的选择,正是周英的美丽所在。
至善方能至勇,至善方能至美。“最美农妇”这个称号,周英当之无愧!(记者 刘复培 温海龙/文 叶义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