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坚:家庭也需像事业一样经营
华商报受美国《福布斯》杂志中国首席调研员胡润先生的委托,就成功、交友、情感、家庭等问题对这两位企业家进行了专访。荣海访谈昨日已刊发,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近吴一坚。
记者:身为富豪,您认为成功前后您对感情的看法和需求有多少变化?
吴一坚:如果要分前后的话,我成功后更觉得感情的珍贵。记者:您的企业经营得很成功,您是如何经营家庭、爱情的?
吴一坚:“经营”一词,应该不时髦。但对于家庭和爱情而言,这是一种新的观念,就是说家庭也是事业的一部分,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嘛。因此,对待家庭一定要像对待事业一样去把它经营好。
记者:当事业和家庭出现矛盾的时候,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吴一坚:我个人认为不会出现矛盾。因为事业也是家庭的事业,家庭生活处理好了,更有益于事业。这只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记者:工作社交会占用您很多的时间,如果这与家人、朋友的要求抵触,您会去做怎样的沟通?
吴一坚:我会以事业为重,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再去找机会补偿。记者:您最欣赏异性的哪种品质?
吴一坚:我欣赏有职业意识的女性,这样的女性不至于陷于无所事事的家庭处境中。
记者:外貌、性格、家境、才华、学历……您择偶时最看重的因素是什么?
吴一坚:这些因素都不是我绝对看重的。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我的择偶标准首先是:我爱她。
记者:您最欣赏您爱人的哪些方面?
吴一坚:我最欣赏她的无私胸怀和心态。比如说,人们总爱说“她的丈夫是吴一坚”,而很少有人说“吴一坚的妻子是某某某”。我觉得这对她很不公平。但她有这样的胸怀,无论是作为妻子也好,作为母亲也好,她都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记者:她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吴一坚:“情人眼里出西施”,她当然与众不同。自己的老婆最好,浑身都是特点,肯定与其他人不同。因为她是世界上我最爱的人。
记者:现代人的感情都很丰富但同时也很脆弱,面对居高不下的离婚率,您是怎样看待这类问题的?
吴一坚:这种现象,不在我的观察范畴。但离婚本身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现象,因为感情带有很大的互动性,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不断发生变化,人在交际中不断追求一种平衡,但不是说想离婚就能够离婚。
记者:当男女两人无法再走到一起的时候,您觉得双方该怎样做?
吴一坚:首先,现代家庭,夫妻双方的责任是明确的,当双方不能履行这个责任的时候,他们应该知道他们该怎么做。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支持他的一群人
记者:有句话叫“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在支持他”,您对这话是否认同?
吴一坚:这种表达是不确切的,过于片面,或者说是不完整的。我认为,成功是不应分男人或者女人的。给予成功者的这种支持和力量一定是来自方方面面的,或者说是双方互动的,就是说一方需要支持,另一方愿意支持。
应该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着支持他走向成功的一群人,包括老人、小孩。我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是因为大家给予了我许多关怀,对我寄予厚望,才使我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感谢他们。
记者:在您身后一直支持您的女人是谁?
吴一坚:我认为,在我身后支持我的人很多,有我的妻子、女儿,也有我的兄弟姐妹,有我的母亲,有我很多的女同事,还有一些女领导、女伙伴,她们都是我事业非常重要的支持力量。
记者:可否给我们举个例子?
吴一坚:我们有一个女员工,她在一次活动中不小心受伤了。当时她刚大学毕业,致伤后很可能双臂残废。我们去看望她的时候,她和家人都没有任何怨言,她说她没有想过自己会致残,她很高兴参加企业的这个活动。当时我很感动。现在,这个女孩子还在我们企业工作,已经有了家庭。这件事对我影响极深,有这样一批批同事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企业,这使我非常受鼓舞。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男人有钱会变坏,女人变坏会有钱”,您对此怎样看?
吴一坚:这个说法非常片面。不是有钱才会变坏,没钱也不一定就不变坏。这和每一个人的教育、生活环境、思想意识以及修养是有很大关系的。一个人有了钱,要看他朝哪一个方向去发展。他可能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可能谋求事业发展,也可能做出别的选择。在我看来,“女人变坏才能有钱”只是一种灰色的社会现象,而非一种主流的社会现象。八十岁时,我的心理年龄可能还是三四十岁
记者:您认为朋友在您成功的过程中起了多大作用?
吴一坚:很重要。可以说,朋友为自己的事业提供了条件和创业的环境,朋友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是做事情或干事业成功的关键。
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他的工作方式、方法对我启发很大。每当他需要告诉我一些重要的技术数据信息的时候,他就拿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记得密密麻麻的。他告诉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即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养成记录的习惯。我现在还离不开记录,我觉得这对我工作的帮助是极大的,尽管它很不现代。
记者:您的财富是否成为您与一些朋友深度交往的一种障碍?
吴一坚:这是一种非常现实的现象。一些和我工作关系不密切的朋友可能会因为我现在有钱或有名了,从而产生一种意识上的距离。再加上由于我的忽略,这种意识上的距离可能会变成现实中的距离。所以,我现在经常检点自己,防止和朋友、下属、亲人的距离拉大。因为我更多的时间是在工作,这就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淡漠的误会。
记者:你喜欢跟什么人交朋友?
吴一坚:我的朋友很多,什么样的朋友都有,我觉得是朋友就不应该分是什么人。我没有刻意地去选择和分类。
记者:您怕变老吗?
吴一坚: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我们必须珍重自己的身体,有健康的身体才可能成就健康的事业。
记者:当您老了以后想过怎样的生活?
吴一坚:我还没有老,所以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也许到了80岁的时候,我的心理年龄可能还只有30至40岁。
记者:您是否碰到过媒体发布一些不利于您的传闻?您是如何处理的呢?
吴一坚:经常有。我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而活着,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予理睬。
记者:您觉得您现在的生活幸福吗?吴一坚:我是幸福的。
吴一坚:欣赏有职业进取心的女性
“我个人比较欣赏那种有职业进取心的女性。我觉得女性的美丽加上她们的事业心,才能使她们有长久的魅力,如果沦落到庸庸碌碌的家庭环境中去,过不了几年,她们身上的光彩就会消失。”
很多人在干事业的时候希望妻子做出牺牲,全力顾家,为自己解决后顾之忧。但真正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也意味着夫妻两个从此就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生活轨迹。一个在惊涛骇浪的商场中摸爬滚打,另一个则在柴米油盐的琐事中日见憔悴。试想经年累月后,双方的感觉会有怎样的变化?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男人发现那个最支持和理解自己的妻子,为了自己甘心做“黄脸婆”的妻子已经无法理解自己的喜怒哀乐;妻子则发现自己用青春和年华呵护的家庭要离她渐行渐远。很多人处于道德考虑不会走出那一步,但双方思想上的差距和交流上的困难却难以弥补。这样维系下来的婚姻有点像植物人,心脏还在跳动,大脑则已经不再工作了。中宝实业集团董事长吴良定在经历过一次类似失败婚姻后则不再想让他的第二任妻子抛弃事业了,他甚至将公司不同方向的业务分由自己、妻子和儿子分别负责。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虽然少了点,但却不用担心没有共同语言了。
牺牲是为了特定目标的放弃,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如果为家庭做出的牺牲最终导致家庭的破裂,这样的牺牲就得不偿失了。作为妻子,即便在形式上退出了事业,也决不能在心理上退出社会。既要当好丈夫生活上贤内助,也要当好丈夫精神上的贤内助,能给对方必要的交流和心灵慰籍。形象一点说,如果你顶着 “老婆”的职称只干“保姆”的活儿,那恐怕就要有人来竞争“老婆”的岗位了,而婚姻的红色警报也离拉响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