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莲
长汀县四都镇红都村,村里有所“义贞小学”。村子中央有条古老的河悠悠南流。
1935年1月31日,山风猎猎,寒意侵骨。年仅25岁的女共产党员唐义贞,和两名红军军官胡政委、胡营长,被一群国民党的刽子手五花大绑推搡到干涸的河滩上。他们虽然脸色苍白,浑身伤痕累累,但却昂首挺胸,毫无惧色。
随着几声枪响,胡政委和胡营长饮弹倒地,唐义贞中弹后却并未立即咽气。突然,有个刽子手喊道:“这个女赤匪刚才乘松绑的时候把藏在身上的一份文件吞进肚子里了!”“剖开她的胸膛,挖出她的心肝!”领头的刽子手气急败坏地挥舞着手臂,发出了这道残忍的指令。面对这帮禽兽的号叫,唐义贞的眼神里只有愤怒与不屑。她注视着苍茫的远方,目光渐渐变得坚定而又柔和……唐义贞的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大地。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村民为了纪念唐义贞烈士,将村名“下赖坝”改为“红都村”,并筹资在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命名为“义贞小学”。
我的婆家便在红都村,夫家祖母当年也是一名红军战士。当我最初从老祖母口中听到唐义贞烈士牺牲经过时,内心极度震撼。作为一个仅仅度过25个春秋的芳华女子,作为一个有着三岁幼女和两个月大稚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心中定然也有不舍,但她毅然抛下了日夜思念的丈夫和挚爱的孩子,带着深深的遗憾,带着心中连死亡的威胁也夺不去的秘密英勇就义!她用不屈的信念、顽强的斗志,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壮烈的诗篇。
我想,唐义贞是爱这个世界的。为了这些,她放弃了平稳安逸的生活,投身革命,上下求索,孜孜奋斗,以纤弱之躯坚强地承受着一切。
面对这样一个为了信仰将生死置之度外,甘愿抛舍一切的革命先烈,我们这些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人,恐怕很难理解:在美好和惨烈的人生抉择间,选择后者需要多大的勇气?
长汀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共和国的摇篮之一。八十多年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军入闽的第一枪从这里打响,中央红军第一所红色医院于这里创建,红军的第一套军装在这里缝制,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启程,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和福建省军区在这里成立。许多党中央的领导人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陈毅、刘伯承、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相继在长汀开展革命活动。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涌现出张赤男、罗化成、陈丕显、刘亚楼、杨成武、傅连日章等一批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人。长汀城成为福建苏区的首府,中央苏区经济文化的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时至今日,苏维埃政府旧址、辛耕别墅、福音医院、云骧阁等革命旧址仍保存完好,坊间巷里仍在流传先辈们的光辉业绩。
长汀是一座英雄城。在长达数十年的峥嵘岁月里,他们始终坚持革命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光照千秋的伟大史诗。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英雄儿女,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畏艰难困苦,不屈不挠、英勇战斗,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罗汉岭上的巍巍青松护卫着杨成武将军的英灵,从秋白亭穿过的风中隐隐传来瞿秋白烈士“此地甚好”的遗言,红都河水至今仍在娓娓诉说唐义贞的英雄事迹……
林间松涛阵阵,山中子规声声。潇潇春雨如诉如歌,为英雄低吟。漫行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我追寻着先辈的足迹。遥想当年革命志士们在这里开展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无数仁人志士浴血奋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铺就了今天的幸福之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之歌!“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八十年弹指一挥间,再回首,波澜壮阔的恢弘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英雄们的形象已成了我们心中竖立的一座丰碑。
丰碑永存,精神永恒!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