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晚间,腾讯科技见到了51用车CEO李华兵。此时他刚刚从北京怀柔郊区“生存岛”团队拓展回来。
51用车选择此时进行团队拓展有两个初衷。在团队拓展之前的周五下午,51用车宣布获得百度千万美元C轮融资,他希望把这个消息更正式地告知公司的各位成员;另一方面,也有凝聚团队士气的考虑。从去年12月底开始上线51用车,团队成员由60人左右急剧增加到160人,也需要公司成员在生存拓展训练中彼此联系地更加紧密。
51用车不是李华兵的第一次创业,2009年,他从汉能资本副总裁的职位上离开转投创业之路,先后做了汽车用品相关的“车品汇”,随后又做了聚焦燕郊、房山等地具有拼车刚需人群的“哈哈拼车”,2014年下半年,他看到了城市白领用户上下班拼车需求的增量市场,于年底正式上线了“51用车”。
在这次拼车大战在即略带着誓师意味的团建中,他对团队成员动情地回忆了自己的创业过程。“从相对光鲜的投资人角色离开创业,为了了解汽车后服务市场,在北京五方天雅汽配城我蹲了两年,到现在创业做拼车,从光鲜到接地气,还有什么不能失去的呢?”
比起不怕失去,李华兵现在更渴望获得成功。“中国互联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上,真正能够做成Billion dollars公司的互联网从业者不超过30人,互联网创业成功概率极为低下。”
“我的好兄弟,58同城CEO姚劲波从这座大厦(长新大厦)起步,现在58同城已经是一家市值40亿的上市公司,我觉得我也应该试试。”李华兵说。
和百度结盟的必由之路
在周末的团建中,李华兵对团队说了三个词:专注、结盟和效率。他希望能在产品和技术上足够专注,解决核心问题,在人员和资金上提高使用效率,这些都不难理解——其中结盟一词尤为直接。
在惯常的互联网公司战略入股或并购中,创业公司选择“抱大腿”总有一些迫不得已站队的意味。李华兵直接选择结盟这似乎有些出乎意料。
过去两年中,在移动出行的各个领域中,滴滴快的的打车软件之争以及随后戏剧化地合并,专车合法化的艰难进程以及滴滴、神州租车、易到用车在专车领域的角力已经吸引了人们太多的眼球。但是,一对一拼车这种看起来小打小闹,半公益性的绿色出行方式正逐渐成长为一个高频刚需入口。尤其是这种模式集纳起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私家车车主以及城市白领用户,双边的用户质量以及商业价值比其他出行模式还要高。
拼车领域的竞争正日益加剧,除了已有的天天用车、51用车、嘀嗒拼车、微微拼车、爱拼车等创业公司以外,滴滴拼车等重量级选手已经入场。
“结盟就是抱大腿,这是我的必由之路。如果不结盟对于拼车公司而言就是死路一条。“李华兵说,”就像三国大战,曹操80万大军扑面而来,刘备跟孙权所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只能结盟。“
对于刚刚接受的百度投资,李华兵透露,去年8月,他还做哈哈拼车的时候,百度曾和他有过接触,在春节前后已经和百度敲定了此笔投资。4月10日,双方完成交割。交割完成后,51用车宣布了这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