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晋江东石清透村百岁老人捐出百年稻仓(图)

来源:晋江经济报 2015-06-10 13:33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昨日,晋江市博物馆收到了3件不寻常的百年老物件——方形柜体稻仓、椭圆形桶状稻仓和一条木板凳。这些老物件的捐赠人,是东石镇清透村的百岁老人蔡习和她的妯娌80多岁的张乌冻。是什么促使老人捐出老物件?这些老物件背后又有什么故事?昨日下午,记者专程前往清透村找到了两位老人。

担心祖厝里的老物件腐坏

  百岁老人做主捐了出来

  今年102岁的蔡习老人和她的妯娌张乌冻是东石清透村张氏三房的后人,张氏三房的祖厝建成至今已有两三百年,此次捐给博物馆的几件老物件原来就一直存放在祖厝里。

  近日,清透张氏三房后人着手对祖厝进行清理,看着有100多年历史、常年闲置逐渐腐坏的几个稻仓,大伙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特别是族里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心疼得不行,毕竟这是祖辈人曾经用过、流传下来的物件,坏了就可惜了。

  就在张氏三房后人们寻思着这些老物件该如何处置时,清透村的村干部给他们出了个主意:与其闲置着,看这些物件慢慢坏掉,不如捐给博物馆,也算是晋江历史的印记。

  “对啊,就这么定了,捐给晋江市博物馆。”经过族人一番商讨,蔡习老人和张乌冻老人做了主,并以她们的名义把几件老物件给捐了。

  清透张氏三房后人张春嘉告诉记者,其实这几件老物件此前曾有人出价要买,但族人们都不答应,捐给博物馆,一来是给这几个老物件找到好的“归宿”,二来也是希望晋江的后人能通过这些老物件了解晋江更多的历史点滴。

 百年稻仓承载诸多回忆

  曾是全族人粮食储藏点

  “这些可都是祖上传下来的,从我16岁嫁过来时就有了,是我的上辈人在用的东西,年纪比我都大。”蔡习老人说,以前这些物件,特别是“土柜”(方形柜体粮仓)和“稻仓”(椭圆形桶状粮仓)可算是家里的大家当了。

  放置在祖厝里的老物件捐出去了,换来的是一本写有两位老人姓名的荣誉证书,她们虽然欢喜,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舍。

  “对于这几件老物件,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心里都有满满的回忆。”同是清透张氏三房后人、今年75岁的张秀玉说,这几个稻仓一直沿用到上世纪80年代,后来才被闲置,早年间,它们可是全族人的粮食储藏点。

  张秀玉告诉记者,那个“土柜”当时是全族唯一的稻仓,谁家有点粮食都存放到这里,回想当年大伙存粮食的点滴,日子虽然清苦些,但也热闹。

  百年稻仓有一定历史价值

  或将用于相关主题展览

  在晋江市博物馆,记者见到了清透张氏三房后人捐来的老物件。其中,方形柜体稻仓高约1.8米,长约2米,分左右两个储藏格,由于年代久远,柜体一些地方已经有些腐坏,但整体保存还算完好。

  “这些老物件虽然经济价值不是很高,但对于晋江的民间历史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博物馆负责接收这些老物件的工作人员李先生表示,由于目前馆内暂时没有相应的展示区域,这些老物件今后或将用于相关主题的展览。(记者 赖自煌 董严军 文图)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云岫优品在泉州发布 以“种养生态循环”理
  • 第十六届世联会在广州举行:让南安走向世界
  • 永春低空赋新能:国家级实践基地聚力县域经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一个产业 共富一方 | 洛江永安:蝴蝶兰“飞”入小山村,带来“花”样新生活(视频)
    一个产业 共富一方 | 洛江永安:蝴蝶兰“飞”入小山村,带来“花”样新生活(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党报记者八闽行·基层共学⑩丨古厝侨楼间 泉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福建万亩雪蔗迎丰收 精深加工促农增收 福建万亩雪蔗迎丰收 精深加工促农增收 版权赋能 古韵新生 ——泉州市鲤城区探索 福建省委完成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山海研学记 | 山海交汇处,少年踏浪归 跨越山海寻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