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冷暴力”有多严重?超四成被调查学生曾被叫难听绰号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写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所做的调查中,将校园欺凌类型分为“身体欺凌(故意冲撞)”、“语言欺凌(难听绰号)”和“关系欺凌(联合孤立)”三种,后两种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冷暴力”行为。调查显示,40.7%的北京中小学生有过被叫难听绰号的经历。
《中国青年报》也曾经对此做过采访,结果显示,在校园里,关于长相、名字的歧视是最普遍的,尤其在中小学校园里,这种不经意间的歧视悄悄成为孩子感受最早的伤害。
比如说,比较胖的同学被称为“水桶”,比较瘦的同学被称为“泥鳅”,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一多半的中小学生都有过因为长相、名字被起外号的经历,而其中相当多数人感觉受到了伤害,对此充满反感。